燕燕想不到馮氏的心思,不過,她今年也忘記欒貴生中秋以前過生日,綠竹生產日期就在中秋前,燕燕忙著陪綠竹,綠竹日子晚了,中秋那天喜信發動,不用說晚的這幾天讓元秀和燕燕懸心。
賀家的傑哥出生在中秋這天,元秀和燕燕笑話賀寧科舉不成,得男卻成,賀寧認為這是誇獎。
第二天,元慧灑淚拜別公主,感謝她撫養自己六年。
九歲進京的慧姐,十五歲回鄉成親,六年裡除去回家住過的半年,五年半左右居住京城,在她長大的歷程裡,公主確實有一席之地。
因過年陪祖父,所以和公主過了中秋,元連夫妻及鄭留根一同返鄉,元慧將在臘月成親。
這日子是鄭掌櫃的早就定下,為什麼定在臘月裡,不管鄭留根今科得不得官,和慧姐成親都要拜祖宗,鄭掌櫃的意思把過年的那份也拜了,而過年拜祖宗更加鄭重。
還有,鄭掌櫃的一年一回家,如果留根在一年的當中成親,鄭掌櫃的又要顧生意又要返鄉,他怕進京的貨物出錯。
就定在過年,橫豎鄭掌櫃的也要回來,橫豎族中要開祠堂,這樣相對周全。
三爺元運被摘官,汪學士所以對元連愛重連連,留元連先做京官,在鎮國將軍衙門裡多多學習,閱歷等各方面穩定下來,再放外官不遲。雲展對鄭留根也是這樣想法,鄭留根自吏部得官後,也是效力在鎮國將軍衙門。
這種文官俸祿,武將衙門的事情,雲展和管吏部的平王殿下扯得清楚就好,吏部尚書知趣不管。
成親後,明年小夫妻和元連夫妻依然回京,但是公主、元秀、燕燕綠竹贈送的嫁妝隨船運往新集,好在新人出門時遊街展示。
新人有華貴的嫁妝,是這一天裡的風采之一,哪怕鄭留根如果一輩子做京官,嫁妝遲早還得回京,也跟隨元慧上船。
公主讓雲展安排一隻大船,隨同這大船的,想當然的有肅王府大船,錦城郡王府大船,東陽縣主家的寧國郡王府大船,長河縣主家的靖國郡王府大船,理王府、憲王府和唐匯的保國郡王府大船。
小夥伴們也都是來的。
理王世子唐誦和元慧同年,他的婚期在明年,未婚妻姜盈因和元慧婷姐熟悉了,也想吃慧姐成親喜酒,也跟來。
出京的時候掩人耳目說這一路住在敬安的大船上,出京後,這一夥子小夥伴習慣性的擠在一個大船上,方便玩耍方便吵鬧,姜盈也自然的和唐誦不再避嫌。
祖母的小寶貝兒出京,祖母憲王妃又一次跟來,在這個長輩在,除非有人刻意生嫌隙,否則無人會說姜盈閒話。
這就憲王府大船上擠著元慧和她的小夥伴,而元連夫妻招待南陽侯清河侯和臨江侯。
胖英哥帶給南陽侯府的東西說不完,鄭留根和元連翁婿固定前往南陽侯府說話,有時候留下吃酒,南陽侯很願意說說老公事的積累,鄭留根翁婿則從書本上談談是非的對錯,如果能避免的話,不讓南陽侯府再辦錯事。
比如那年祁西帶著子弟們進京趕考,結果看門的人一路怠慢,這種是非不應再出現。
南陽侯當鄭秀才是個忘年交,知己成親,他當然要來。清河侯一直拉扯大家,南陽侯有時候挺心疼清河侯,時常讓人請清河侯前來,一同談天說地。清河侯就也欣然出京慶賀,臨江侯是硬湊上來的。
新集軍營“如臨大敵”,來太多貴人,安全防護是第一要事,雲展又調來遠些的駐軍,免得新集軍營壓力過大。
新集周邊就是村落,往外擴建沒有可能,臨時搭建些房屋倒可以,元慧他們船剛離京,新集周圍叮噹聲響起,準備一些房屋招待人。
祁東事先收到甄氏信,跑來跑去的張羅空倉庫,好給慧姐放嫁妝。鄭丁氏和她老爹忙裡忙外準備元慧小夫妻愛的飲食,也是起早貪黑。
......
這又是新集鎮上的一個大日子,整個集鎮披紅掛綵,鞭炮賽著比長懸在門戶,各家店鋪收拾貨架,擺出光鮮奪目,街頭巷尾的小吃散發出油鍋香、芝麻香、果子香。
自碼頭來的第一個快馬到時,穿著一身新衣的元老太爺興致而起,喝道:“走啊。”
“走啊。”
後面跟著他這幾年尋訪又搬入元家的舊友們,老人們有的孑然而來,有的託家帶口。
家眷們跟在老人們後面,喜笑顏開裡也是嶄新衣裳,小邵氏的女兒扯扯母親衣裳,脆生生的道:“娘,再幫我看看首飾,我的耳墜子可還端正。”
她戴著一副赤金耳環,是元慧舊物。
小邵氏一面端詳她,一面不厭其煩的交待:“見到慧姑娘要磕頭謝她年年給你衣裳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