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氏滿心裡幫著孃家,可是她的人不在新集,讓甄氏照顧孃家兄弟跑生意掙錢這事情,黎氏做不出來。
一直想到晚上不得主意,夜晚到來,大家吃酒賞月,婷姐一團高興的談論進京去,黎氏悄悄揣著心事。
第二天十六,甄氏母女管家不能離開,黎氏帶婷姐回孃家,立即決定跟隨憲王妃大船進京。
她被嫂嫂氣了個倒仰。
孃家眼裡得意的人兒,黎氏一進門,就被父母兄嫂圍住問候,黎氏心裡愈發猶豫,借住在元家得到許多照顧,當自己不在家時再把兄弟們託給甄氏手裡掙錢,這萬萬不能,自己進京去了,孃家人在生意上的穩當收入只能停止。
進京?
還是不進京?
嫂嫂端著紅糖雞蛋送來,熱切的低聲道:“好妹妹,上回你找給我的那小衣裳,還有沒有?那衣裳上繡的珠子,我賣了八十兩呢。”
黎氏只覺得一盆涼水當頭潑下來,漲紅臉呆住。
她孃家只有侄女兒娟姐一個沒成親,再沒有其它小姑娘,元慧帶回來的公主小衣裳,只有婷姐能接著穿。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黎氏實在心愛公主的小衣裳,心裡又總是裝著孃家,就拿了一件送給嫂嫂收藏。她嫂嫂是個勤快人,有閒時就做針指,黎氏說你學學人家的繡工,把針指做好能賣錢。另外,不管哪個侄女兒有了孩子,等到了可以穿的年紀,逢年過節的穿一回,妝扮個體面。
如果幾個侄女兒都有了孩子,大家逢年過節輪流的穿。
怕嚇著嫂嫂,沒有明說這是公主當年的舊衣,但是想著小衣裳繡活精緻,上面還縫有珠子,應該明白這衣裳只能收藏。
八十兩銀子?
黎氏呆若木雞裡內心吶喊,公主的常服怎麼可能只值八十兩一件?
尤認以前說過的話,一句一句到心頭,尤認說“我的奶奶,你如今是我家官夫人,有些照顧你孃家用不上”,黎氏還說尤認當官就瞧不起岳家,要拉著尤認到老師面前評理。
這麼一回想,尤認的話果然是對的。
黎氏只恨自己呆,公主的衣裳像鳳凰一樣,飛入尋常百姓家也無人認貨,她應該直接給嫂嫂錢,而不是給這麼好的衣裳,木著臉聽嫂嫂說完她的機靈,在日光下面推敲繡活,結果發現珠子耀眼,送到三寶縣城的成衣鋪請人看,東家說這些珠子雖舊了,卻可以賣到六十兩銀子,嫂嫂又機靈了一下,大著膽子喊了八十兩,最後成交。
嫂嫂知道黎氏近來有錢,沒有給她錢,只是沒口子的感謝她。
回新集的路上,黎氏和女兒有說有笑的聊著進京去是什麼樣,到新集沒有先回元家,找到鎮上金銀鋪子,互相之間都認識,請東家幫忙看看婷姐現穿著一件公主衣裳,估價幾何。
東家笑道:“這是慧姐帶回來的我知道,尤奶奶你看,上面雖繡的是百花,手藝繁複沒的說,這衣裳送到大城市成衣鋪子,人家會花大價錢買下來學習繡工。我知道你不會賣,你要聽個價格。這上面的珍珠大小一樣,色澤一樣,就這珠子我出倆千倆百兩銀子,如果有人比我出的高,咱們看時價再商議。”
黎氏笑道:“多謝您,不過我不賣。”
扯著婷姐回元家,路上又聊到進京怎麼樣,孃家剛得到八十兩銀子,就算自己在京裡住三年五年的也不用擔心他們缺錢使用。
在她們母女的背後,金銀鋪夥計笑道:“老貴的珠寶,尤奶奶就這麼給婷姐穿上走了孃家,這也太大意了。”
東家道:“元家有貴人,整個三寶縣城現在路不拾遺,往年中秋還有劫道的,今年都不敢出來。安全上倒是無事。再說,沒有眼力認不出是貴重珠寶。這麼大大方方的穿出來,別人可能會當成假珠子。”
喜歡元府女姝請大家收藏:()元府女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