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沒有懷上,不見得生男生女,“雄心壯志”就狂成這樣,而元運還聽進去,贊成道:“是是,你想的周到,公主的兒子身份永遠高不過王爺和郡王,等咱們有了女兒,就在王爺和郡王府裡挑女婿。”
夫妻找到共同語言,相視輕笑,你儂我儂,郭氏藉著這機會又糾纏元運幫郭籬而應酬白家的人,元運還是端著他的傲氣拒絕:“你只管向他說,四平八穩過幾年,我抽空進個京,和秀姐女婿說說,我和他一起升官。別攪和百姓的家務事,兩個城裡全是白家大姓,萬一兒子們爭鬥起來,恐怕受連累啊。”
郭氏沒有辦法,只能告一段落,準備改天再和元運好好說說。
她有小算盤,她的爹也是和元老太爺聊天合拍的一位教書先生,和甄氏的孃家相似,嫁到元家後,雖然不是當官門第,但過年過節往來的名士和官員讓郭氏倍感壓力。
這不是郭氏慫恿元運跟著族兄當師爺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秀姐管家,嬸孃作陪。
郭氏好幾回想拉上甄氏一起對公公說說,甄氏卻不肯同流合汙,兩個媳婦齊反對,想來公公只能重視,而一個媳婦裝聾作啞,另一個媳婦站出來爭管家權,只能吃虧。
郭氏沒敢提出反對,而是自己瞎找原因,像是很容易,一找就得,老大他當官了啊,所以公婆重視秀姐,要讓小小的姑娘管家。
元運那科不中,族兄郭籬中了,郭氏回孃家主動提起需不需要一位文書先生,郭籬相中元老太爺一生的名聲,反過來熱情邀請元運。
現在郭籬應該認為自己押中寶,元家大姑娘居然高嫁到國公府。
而郭氏的壓力就更深重,她想自己這個媳婦還是沒有地位,本來應該有點對丈夫的提攜也隨著秀姐高嫁化為烏有,更讓她生氣的看到,原來公公有的是能耐給丈夫尋官職,可是他全用在大房那裡。
什麼“雲世子到新集一見鍾情”,郭氏才不相信,公主的兒子難道缺少美貌姑娘,侄女兒秀姐是生的好,可郭氏生的也好,她不覺得元秀有過人的容貌。
元秀的美貌是端莊為主,燕燕的美貌是突出奪目,綠竹是個清秀小花,眉眼利落眉眼清爽。
要說雲世子一眼相中燕燕,郭氏倒也有點相信。
秀姐那種氣質上也帶著端莊,說不好聽是一板一眼的姑娘,怎麼可能吸引一位母親是公主的世子,誰不知道美人兒皆要入宮中,雲世子不缺美人兒。
秀姐高嫁了,郭氏憤怒的認定這是公公偏向大房的鐵證,她更盼著郭籬出息,能讓自己在婆家還有地位。
元運說的“穩穩當當過上幾年,我往京裡和侄女婿說說就升官”,郭氏當然願意,可是這局面將令她從此矮上一頭。
郭籬妻子,她的堂嫂告訴她:“什麼地位官職的,有錢你就挺起腰板,白家那爺出這個數目呢,”
郭氏看到手勢震驚。
“想升官啊,再親的親戚,你不出錢能行?傻妹妹,你哥哥和白二城這白爺說好了,只要白城那白爺發句幫忙的話,這錢就歸你了。以後真的求到你們幫你哥哥升官職,按你說的,你婆家偏向大房,老三不拿出錢來,侄女婿又隔一層,怎肯為他幫忙呢?”
郭氏覺得有道理。
橫豎白家要換族長,誰當不是當?
給錢的白爺在郭氏看來機靈聰明,他應該能當好族長,至於是不是當個好族長,郭氏就不管了。
郭氏暗想,秀姐高嫁,確實三爺你能我族兄升官,可是掙錢的事情,你侄女婿肯告訴你嗎?還得兄弟相幫才成,我郭氏在你三爺眼裡就還有地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郭氏錯誤的判斷三爺沒中,所以老太爺偏心,不然看看另一個證據吧,秀姐高嫁入豪門,慧姐不應該也隨著姐姐的格局定親事嗎?
慧姐定給新集一個小秀才,秀才好管什麼用,哪怕中到春闈,殿試不中也沒有官職,反而他定了慧姐,據元運氣憤的說,京裡官學管吃管住留鄭小秀才讀書。
看看吧,這就是老太爺的偏心證據,二哥元連也沒有中啊。
郭氏為了反覆證實,甚至詢問元運進京裡見到公主的親戚們,各府中有沒有和元慧年紀相仿的小子。
元運說有,天天和元慧一處兒踢球爬假山的有一個王世孫,一個郡王世子。
郭氏心裡冰涼,這老太爺可偏心的太過了,難道二哥和丈夫是抱養的不成?
說到這裡,有人可能會疑惑郭氏也太看得起元老太爺這個鎮上讀書人,老太爺在公主面前再有顏面,能高嫁一個孫女兒就不錯,慧姐不高嫁也很正常。
老太爺的親家,大儀公主與眾不同。
郭氏聽說秀姐高嫁後,和郭籬說了說,郭籬一聽是大儀大長公主,滔滔不絕如數家珍,什麼公主當年稱帝有份,民間傳說她雖拘束於女子身份,但從皇帝登基後的禮遇來看,公主要求的條件不會低等等。
民間傳說沒有準兒,上句說天下句接地都正常。
郭氏卻當成秘聞來聽,她也不想想郭籬當官沒幾年,也沒有結交到很得力的上官,他上哪裡能知道京裡秘聞。
郭氏只想著一位險些稱帝的公主,她讓位,她能不提很多條件嗎?
給元慧也定親高門,對於大儀公主來說,也就一句話的事情吧。
喜歡元府女姝請大家收藏:()元府女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