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設計。”
夏裡登男爵仔細地琢磨了一會兒後,在給予高度評價的同時也做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們可以先造幾艘做一個試點,然後等流程成熟了,直接照搬到溫科沃特星系。”
“那就是實用性很強的意思?”
宏衍盛翻看著生產流程圖:“不過對零部件的要求確實降低了不少。”
想要造出一艘飛船,僅僅使用各種合金搭出個框架顯然是不夠的。
動力系統需要作為能源生產裝置的反應堆,對飛船姿態進行調整與保持的等離子引擎,各級電能轉換與儲存裝置;
電子系統需要至少一臺效能穩定的導航計算機,對不同體型物體進行預警的雷達和輔助自衛系統工作的火控系統;
如果是載人飛船的話,生命維持系統及其冗餘備件也是同樣重要的,無論是空氣水迴圈裝置、還是生產食物的水培倉都同樣必不可少。
除此之外還有其它細枝末節卻又同樣不容忽視的元件,這些元件也需要同樣的、更加細小的部件進行組裝。
例如導航計算機所需要的各種微電子元件、各種電路板、電源控制與儲存裝置……只有在這些對生產環境要求不菲的元器件的加持和連結下,一艘完整的、看起來技術含量降低到21世紀水平的礦石運輸艦才能夠被最終建造完成。
除了生產流程圖外,各個生產車間的現狀也是宏衍盛視察的重點物件。
雖然每天他都能夠實時的收到這些原材料加工廠的情況報告,但是沒有什麼是比親眼目睹所得到的結果更加清晰與準確了。
“看來我們對精密元器件的生產沒有達到預期的理想化水平?”
略過了正在和一眾造艦大師們進行討論的夏裡登男爵,宏衍盛向身旁的工程區段負責人進行詢問。
“我已經組織專家技術團隊進行攻關了。”
工程區段負責人略微帶著些緊張:
“他們現在正對晶片的良品率進行集中攻關。”
他解釋著面前熒幕上的畫面:幾名身著不同顏色服裝的技術人員正圍繞在長條型桌子旁進行討論和檢測,不時有剛從流水線上取下的晶體板被運送過來。
“現在的良品率和成品率都能達到多少?”
宏衍盛拉大了監控裝置的縮放比例,剛剛完成檢測的晶體板資料呈現在螢幕中央。
“成品率已經達到90,良品率正在向60衝擊。”
負責人無奈地搖搖頭:“不過這些我們可以透過提高生產效率來進行彌補,雖然會使成品率和良品率下降,但總歸能夠找到平衡三者的最優解。”
“算了,還是先提升良品率吧。”
對於精密元器件良品率和成品率的下降,宏衍盛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解決辦法,這些天,科技人員們的努力都是有目共睹的,但無奈天公不作美,宇宙大環境的變化是任何人都無能為力的。
最廣為人知的例子,就是據推測曾平穩渡過宇宙大爆炸的星神獸‘以太巨龍’,由於物理規則的變化,已經無法抵禦來自星艦的炮火了。
“來說說其它事情吧。”
宏衍盛略帶安慰地拍了拍工程區段負責人的肩膀,“行星開發與生產設施的生產線恢復得怎麼樣了?”
“進展大大出乎我們所有人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