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統合部的戰鬥用人工智慧‘副官’只是一個不能製造出真正地推理和解決問題的弱人工智慧,對於一些超出它自身程式碼範圍外的計算完全無能為力,
因此從未出現在一線大規模艦隊交戰上的、被紀辰從豐饒星帶回來的強人工智慧‘希弗’接管了對戰鬥的勝率模型預測,並作為‘bug修理者’參與並輔助‘副官’對統合部艦隊主力的戰鬥輔助中來。
bug修理者:由強人工智慧對專精型弱人工智慧進行輔助,在弱人工智慧邏輯判斷出現衝突或結果不符合現狀時進行緊急干預和程式碼迭代升級。)
“72小時?我們堅持不了那麼長的時間。”
位於旗艦艦橋中的紀辰在看到希弗給出的戰鬥模擬後搖了搖頭。
雖說統合部現在已經和地球上的五大堂口之間私底下達成了一定的默契協議,但是這並不能夠讓他們因為統合部正在和敵人進行決戰而給全世界都不約而同的放上三天的假期。
一方面這種毫無理由、毫無預兆的統一行動勢必會引發民眾們的猜疑,繼而造成社會凝聚力與穩定度的下降;另一方面來說,一個到目前為止沒有絲毫路面的陌生外星勢力並不值得地球人類方面做出如此巨大的犧牲的。
更何況在現如今地球寧靜安穩的表象之下,波濤洶湧的巨浪正在不斷拍打著構建人類生活基礎的礁石,普通民眾所看到的和平與安寧,只不過是五大堂口所粉飾出來的太平罷了。
“是否需要讓末日無謂艦隊加入戰鬥?”
作為戰鬥用弱人工智慧和有機體之間的轉介面,‘希弗’主動詢問道。
在她藉助超算叢集對戰鬥結果進行模擬過後,現在唯一能夠提高勝率並縮短殲滅敵軍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將一直作為底牌的末日無謂艦隊給‘打出去’。
“調集戰鬥小組從周圍將大可汗給包圍起來,從側面縮短敵人的戰鬥空間。”
紀辰否定了‘希弗’的提議,並給出了一條在‘希弗’的模擬中被捨棄的命令——這隻會大大增加己方的戰力損失,而無法對敵人造成有效的戰鬥力削弱。
“指令已下達。”
和‘副官’這個死板且一旦超出設定外就不知道變通的弱人工智慧不同,‘希弗’能夠近乎完美的處理好所有來自高層們的指令,而不會因為指令的結果與影響在模型預測中是極其損害己方利益的。
這也就導致瞭如果不是‘希弗’受限於自身底層架構的原因無法應用於超大規模資料實時處理上面,並且缺少相應的星際戰爭指揮處理功能模組的話,她早就取代了‘副官’現在的職責而非做一個‘bug修理者’。
“那兩艘泰坦戰艦現在有什麼動作嗎?”
由於現在統合部高層們的艦隊指揮上限僅僅為一個艦隊百艘的規模除了作為艦隊司令的沫小白可以穩定在對三百艘戰艦進行實時指揮),所有在敵我雙方主力艦隊的大會戰開始後,作為最高指揮的紀辰反而成為了艦隊高層中最空閒的那個。
他既不需要下達類似‘某個機槍陣地向前移動五十米’的命令,也不需要像大可汗一樣去思考如何如何維持並推進戰線……他對自己的能力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所以,現在紀辰只需要像某個7+的太空塗色遊戲玩家一樣,靜靜的等待著敵我雙方戰鬥介面上敵方艦隊的血條徹底變紅。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現在無所事事了,就像高手對決時總要保留上那麼一手底牌來應對對手的臨陣突破或者扮豬吃老虎。
從雙方主力盡處開始,一直沒有動作的末日無畏艦隊以及被兩艘作為旗艦被大可汗命名為‘先祖榮耀級’的偽·泰坦級戰艦,就是雙方最大的底牌。
而紀辰的此時的職責就是,決定什麼時候亮出自己的手牌在抵消對手底牌的同時為己方爭取最大的戰鬥增益。
這也是目前戰場能夠對勝利天平造成關鍵性影響的、來自於敵我雙發最高指揮官間的心理博弈。
ps1最近我嘗試一下從宏觀的角度來進行敘述,從個人角度的話感覺劇情有些太拖沓了。
ps2一些設定相關基礎鋪墊我放在作品相關卷設定檔案館裡了,會對文中的一些伏筆之類的進行說明。
喜歡開局一艘殖民艦請大家收藏:()開局一艘殖民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