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小白正在面前的主顯示屏上快速的切換著畫面,她這時候的工作就和穿越前的即時戰略遊戲比較像了,只需要對戰場上的敵艦隊動向進行觀察,然後根據情況用滑鼠框出一些戰鬥編隊進行攻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等等……讓我考慮一下。”
紀辰盯著側屏上的空間訊號,大腦進入了超頻運轉狀態。
“最好快一點,敵先鋒艦隊正在向恆星要塞的方向進行移動。”
沫小白一面調集更多的戰艦對移動中的大可汗先鋒艦隊進行遠距離炮擊,一邊聯絡航母編隊起飛所有的重型鐵騎艦載機,從敵艦隊的靠近恆星要塞方向上的側翼對其進行攻擊,盡一切努力阻止對方接近恆星要塞從而獲得火力掩護和防禦上的夾持。
“那就按照你說的來辦吧!”
紀辰決定賭一把,“北宅、戰星海,把你們的艦隊向前移動,我判斷大可汗的部隊應該是以遠端炮擊戰艦為主,在近距離交戰上應該並不怎麼擅長!”
就像在遊戲中擅長遠端打擊的法師以及射手並不擅長近距離戰鬥,在現實的星際時代中這樣的現象也同樣存在,雖說各個星際文明的戰艦射擊師們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存在,
但是因為費效比的原因,在選擇是射擊建造一艘沒有短板的戰艦還是一艘有著顯著優勢但是也具備一些劣勢的戰艦上,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後者。
這也是為什麼紀辰讓沫小白分出一部分的戰鬥編隊對這支沃爾人前來支援的先鋒艦隊進行突擊的原因。
畢竟一群和統合部遠距離炮擊編隊打了個平手的艦隊,必定是一支裝備了遠端主炮做為主武器的艦隊,而遠端主炮為了實現遠距離上的仍保持足夠的殺傷力,它的重要特徵就是開火間隔長、單次射擊威力大。
而一艘戰艦主反應堆的能量供應是有限的,在安裝了一門大威力的遠端主炮後,必然沒有多少能量用來供應能夠對戰列艦產生足夠威脅的高等級副炮了。
這就導致了,只要統合部的矛頭級戰列艦編隊接近到敵艦隊的一定距離上,就可以直接大開殺戒——大概類似於王者克隆模式中,五個抱團的迦羅被三個疊滿buff的孫悟空一個大招直接團滅。
“收到,旗艦衛隊和第一分艦隊跟我上,其他戰艦編隊全力射擊,壓制敵先鋒艦隊炮火。”沫小白在通訊中回應道。
在身為一名合格的戰場高階指揮官的同時,她也是一名優秀的統合部克隆人飛行員。
“注意安全,快進快出,”紀辰對於沫小白的決定並沒有阻攔。
他叮囑道:“注意開一下誘導,避免在脫離戰鬥的時候被突然進場的大部隊給圍住了。”
在遠端空間預警雷達的顯示屏上,有數個更大規模的異常空間訊號正在形成,而原來的那些代表單個戰艦的小型空間訊號正逐漸消失,這既表示沃爾人的支援即將抵達,也說明了對方意圖以大叢集突擊的方式來進入戰場。
而為了將正在進行躍遷移動中的零散戰艦組合成一個較為密集的陣型,這就意味著前來支援的沃爾人援軍的速度將會放緩——這就給了統合部一個絕佳的戰機。
只要沫小白帶領的突擊分隊可以在沃爾人援軍的大部隊進場前完成戰術目標,那麼東的末日無畏艦編隊就可以將這支敵先鋒艦隊給一口吃下去,這也變相的增強了統合部的實力。
畢竟在敵人的援軍進場後戰鬥不可能會直接進入互相往場上扔底牌的白熱化態勢,在此期間任何艦船的‘啞火’都是對戰力的極大浪費,
而用一半的末日無畏艦進入冷卻時間為代價直接幹掉敵人十分之一的艦隊,這對統合部的所有指揮官來說都是一筆成功的買賣……跟據對大可汗戰鬥風格的分析,在沃爾人援軍主力進場的那一個末日無畏艦冷卻週期中,需要使用‘電磁動能長槍’的機率並不大。
“東,在沫小白完成破局後立刻進行末日武器的發射,瞄準敵艦最密集的地方進行射擊。”
“可是……”東有些遲疑。
“你要相信我。”
沫小白同樣聽到了紀辰的命令,“雖然我們沒有免除友傷的buff,但是作為經驗豐富的戰艦駕駛員,我們可不會輕易被自己人的攻擊給命中。”
“而且我也相信你的判斷和準頭!”她毫不猶豫的給出了自己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