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疑問句,但是科爾卻帶著肯定的語氣。
“是的,難道說這種進攻方案的擬定有什麼不當的地方嗎?”
“我先問一下你們,”科爾將軍關閉了面前的螢幕,“一艘裝備齊全的宇宙戰艦,它在深空中的自持能力是多長時間?”
“大概在半年左右。”
“那麼一般在超空間航道中行駛的時間呢?”
“我們有記錄的最長時間是七天。”
“那麼你們為什麼要在清楚完一個星系的敵人後不立刻向下一個星系繼續進攻而是停留在那裡……”
科爾看著經過翻譯後出現在眼前的進攻方案,“你們是在等工程艦來確定這個星系的主權歸屬?也就是往恆星的軌道上錨定一座空間站)”<……這樣做是錯誤的嗎?”
雖然很想繼續詢問下去,畢竟據這幾位科爾阿贊合眾國的高階將領所知,面前的這位人類將軍戰功彪炳,並且還有過以少勝多成功消滅對手兩百多艘戰艦的經歷。
但是此次會議的主持人紀辰已經大步流星的走進了會議室……
“各位,閒話就放在戰鬥之後再說吧。”
在一聲清脆的響指過後,會議室中央的全息投影儀被開啟,“這是我們已經掌握的情報,以及此次戰鬥任務的主要目標。”
在一片倒吸氣的聲音中,一副夾雜著大量標識的星圖出現在了會議桌的正中央。
這是一張相當大的作戰星圖,除了行軍途中經過的幾個星系外,真正的戰場包含了數十個星系,其中有不低於二十個的星系都被用紅色給特意標註了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都是經過隱秘行動探針或者從大可汗的艦隊的戰艦殘骸中破譯出來的,在敵人控制中並且有一定自衛反擊能力的星系,
其中還不乏一些在星系的名稱旁帶上了小房子模樣的星系,這預示著這些星系擁有至少一個的沃爾叢集部落的殖民星球,還有一些星系呈現出代表敵我未知的黃色。
從圖上來看,這些星系相距都比較近,透過超空間航道進行超光速移動的話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能從一個星系跑到另一個星系中去。
但是自信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如果想從那些星系出發前往更廣闊的宇宙的話,一共有四個必經之路星系)。
那四個必經的星系分別控制了內部那片密集星系通往銀心方向、外懸臂方向以及剩下兩個方向外的出入口。
從整體構型上來看的話,就像是一個有著四個口的大‘口袋’,沃爾叢集部落掌握的那四個星系也有著關隘的意義,同時也讓他們能夠很好的限制‘口袋’內文明的發展。
比如說精靈帝國在意識到自己成為大可汗的囊中之物時,曾試圖集結精銳艦隊將數艘方舟艦送出沃爾叢集部落的包圍圈,但是他們最後卻失敗了。
因為在他們想要離開那片星域的必經之路上,是一個防禦厚實得足以令精靈絕望的星際要塞群。
而也正是因為突圍無望、自己也沒有點出靈能躍遷引擎的技術,所以最後精靈帝國選擇了固守待斃。
在資源總產出有限的情況下,保持龐大的軍備開支來維持星際防線已經佔用了大部分的資源,
即使精靈們再怎麼節流,但是在沒有充足的資源供給情況下,即使靈能再有多麼強大的功效,她們也沒辦法進行任何能夠產生突破性進展的大型科學實驗。
而無需超空間航道就能夠進行超光速移動的靈能躍遷引擎自然也就沒辦法點出來了。
喜歡開局一艘殖民艦請大家收藏:()開局一艘殖民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