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將畫面再次轉移回巨蛇座Ψ星系中。
就在星盟的第一波艦隊準備繞過‘巨蛇座之眼’氣態行星時,刺眼奪目的切倫科夫射線出現在了他們的側翼上空。
這種淡藍色的明亮光芒一貫是人類艦船從躍遷斷層空間中駛出的標誌性特徵,而它的出現也意味著有一支新的人類援軍加入進了這場戰鬥中……
“所有人立刻向高軌道轉移!”
旗艦珠穆朗瑪號的艦橋中,科爾將軍比星盟的艦隊更早注意到那五十五艘人類戰艦的到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他帶領艦隊在氣態行星的軌道上進行機動的時候,大批代表友方的綠色訊號出現在面前的雷達顯示屏上,同時還有一條代表著進攻表示的藍色箭頭從星盟的第一波追擊艦隊中直插出去。
一場並不遜色於之前‘印巴’戰鬥群和星盟艦隊衝鋒交戰時的混戰就這麼在戰鬥群向氣態行星高軌道轉移時發生了:
五十五艘戰艦,包括了:經過高度改造翻新的unsc退役戰艦、載入了導彈發射艙的大型商船以及一些不論是‘印巴’戰鬥群的各位艦長和星盟都從未見到過的新式戰艦,
他們在為首的一艘體型並不比珠穆朗瑪號小上多少的戰艦的帶領下,猶如一把出鞘的利劍,插入了第一波追擊戰鬥群的星盟艦隊的心臟中,
而此時負責為第一波星盟艦隊提供炮火掩護的戰艦們受限於視野的影響,毫無為自己的戰友提供支援的能力。
電磁加速炮彈和等離子光束交錯飛行,但是“巨蛇座之眼”巨大的電磁立場卻使絕大多數等離子光束偏離了既定軌道,使得那些來自星盟戰艦的攻擊命中率極其地下。
儘管如此,雙方損失仍然相當,數十艘被徹底擊毀或是嚴重損傷的人類和星盟艦艇船體傾斜,繼而直直地“巨蛇座之眼”的重力拉了下去,
在引擎嚴重受損、失去了動力來源的情況下,由於負責救援的艦船不在身邊,所以這些戰艦都將在進入大氣層後的墜落過程中被燒得一乾二淨,包括上面搭載的那些在戰鬥中生死未卜的艦員們。
不過,這樣的一幕並沒有被unsc的‘印巴’戰鬥群所看見,受限於觀測手段的限制,人類艦船的攝像頭無法透過氣態行星厚重的大氣層,觀測到另一面的情況。
這支突然出現的人類戰艦群和星盟艦隊的交鋒時間非常短暫,等到‘印巴’戰鬥群抵達‘巨蛇座之眼’的高軌道,重新俯瞰戰場的時候,星盟第一波艦隊的戰力已經僅剩不足先前一半。
而那支直接現身在氣態行星附近的人類艦隊也有四分之一的戰艦被星盟擊毀。
在和星盟的第一波艦隊交鋒結束後,他們並沒有掉頭再次加入到戰鬥中而是繼續向著巨蛇座Ψ星系的邊緣空域加速駛去,然後在一陣刺眼的光芒中重新返回到躍遷斷層空間裡面。
“讓幾艘黑隱特勤艦跟上去,遠遠的墜在後面就行了。”
隨著突然出現的人類戰艦群再次離去,紀辰在納迦法級無畏艦中向著希弗也下達了最新的命令,“各單位注意,引擎預熱,準備進場。”
在接下來的這場戰鬥中,人工智慧希弗又幹起了她的老本行——輔助指揮官進行艦隊的戰鬥指揮。
只不過和以前不同的是,現如今在統合部科技的加持下,她的工作範圍從單艘戰艦變為了這支有著近百艘千米級戰艦的龐大艦隊,
並且原本的七年生命限制的缺陷,也在統合部原來的人工智慧‘副官’的幫助下完美的去除了。
“啟用訊號正在傳送中,”希弗的影像藉助立體投影系統出現在了紀辰的面前,“探針正在二次啟用中,大約需要半分鐘的時間。”
“有異常的接近訊號嗎?”
“暫時還沒有發現,長官。”
位於天蠍座18星系的監聽哨站回答了紀辰的問題,另外他們還通報了一條剛剛收到的訊息。
“不過我們接收到了來自神獸工會的戰報,就在剛剛他們已經與兔子一號星系裡的星盟艦隊交上火了,據玄武小隊長所說,如果星盟沒有支援的話,他們還能夠再堅持大概三個小時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