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伏在顧玉背上的顧瓊,怎麼覺得顧玉的脊背這般窄,不知是怎麼將她背起來的,更不知她是怎麼撐起國公府門楣的。
臨出來前,她悄悄跟蘇姨娘交代了許多話。
“以後我嫁了出去,家裡就只有姐姐了,您可要多體貼姐姐。”
“姐姐並不是一個很在意自身的人,一些細微末節的事情,能忍過去她都不會開口。可不能因為姐姐不說,您就當作不知道。”
“慎獨院裡只有一個不知底細的落雁和平沙伺候,下人再細心,也總有照顧不到的地方。您是她的親孃,您都不在意她,還指望嫡母在意嗎?”
“天冷了記得勸她添衣,天熱了叮囑她少用冰飲,從官衙下值晚了,難免腹中空空,姨娘若是得閒,可以親自下廚,若不得閒,也記得吩咐下人給她準備夜宵。姐姐嗜甜,尋常多備點心,也別太多了,她吃起來不知節制,容易牙疼。也要仔細別讓她熬太晚的夜...”
這些話從前顧瓊不是沒有跟蘇姨娘說過。
可顧玉從小養在嫡母那裡,嫡母完全把姐姐當男兒教養,不想讓她沾了蘇姨娘身上市儈習氣,便很少讓她與蘇姨娘親近。
人的心都是偏的,久而久之蘇姨娘便覺得顧玉跟自己隔了一層,顧玉顧瓊兩個親生女兒,卻有了遠近親疏。
可隔了一層的何止蘇姨娘,嫡母就是再看重顧玉,顧玉也不是嫡母親生的,看重不代表寵愛,更別說還有大姐顧玥在。
顧玉就夾在她們中間,說遠不遠,說近又不近。
明明是最累的,卻因為過於懂事,什麼都自己扛著,有什麼都不肯說,經常被兩邊忽視。
顧瓊以前不懂,還嫉妒過顧玉只知道和大姐親近,卻跟她這個胞妹疏離。
後面終於懂了,才知道整個家裡,也只有大姐對姐姐掏心窩子的好。
再後來,自己好不容易能幫她一點,卻要嫁人了,只得把這些說了無數遍的話再強調一遍。
或許她離了家,蘇姨娘便能徹底看到顧玉了。
從顧瓊所住的芳汀院到大門口,顧瓊恨不得這條路長些再長些,卻又擔心姐姐揹著她會覺得累,姐姐身上的傷雖然好了,總留下了一些後遺症。
在一路的複雜心境下,顧玉終於把顧瓊背了出去。
蕭行之在門口等候已久,對她們二人鄭重行了一禮。
顧玉把顧瓊送到轎子裡,心中雖然不捨,還是替她擦了眼淚,故作輕鬆道:“瞧你,都哭成小花貓了。”
再多的,就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千言萬語也說不盡姐妹情誼。
顧瓊抓著顧玉的手:“我會經常回家的,不在的日子,讓踏月仙子替我陪著你。”
顧玉笑了笑:“好。”
隨著禮官的唱和,花轎漸漸抬起,顧玉隨著他們一路來到蕭家。
看他們拜了天地,入了洞房,心中感慨萬千。
顧玉身為新娘的哥哥,難免喝了酒,一直鬧到半夜三更,才熏熏然回了鎮國公府。
眼前還是一片喜氣洋洋的紅色,但熱鬧已經散去。
顧玉有些失神地回到自己的院子裡,卻看到嫡母就坐在他的屋子裡,似乎已經等候多時了。
顧玉一瞬間醒了酒,問道:“母親怎麼來了?”
喜歡玉謀不軌請大家收藏:()玉謀不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