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聽到這話時,靈魂依然戰慄不止。
他震驚地看向顧玉,牙齒都在發抖。
顧玉道:“讓臣想想,到時該怎麼讓史官來記載您。”
“生母淫穢,龍脈存疑。”
“妄自尊大,無視邊關安危,命紹賊拖延支援,坑殺忠良。”
“在政期間,剛愎自用,國庫空虛,百官噤聲,萬民戰慄。”
“舉子譁然,江南兵變,西北貪腐,京都叛亂,西戎叩邊。”
“麻木不仁,坑殺江南叛軍二萬餘,天怒人怨,降下紅雨。”
“成立內衛處,視人命為草芥,屠戮滅門,慘無人道。”
“疑心甚重,殺妻殺子,不堪為人夫人父。”
“偏信妖道,耽於修仙問藥,不理朝政,荒淫無道,頹廢無能,不堪為人君!”
“這樁樁件件,可有哪一件冤枉了你?”
聖上大口喘息起來,像是即將渴死的魚,怎麼掙扎都無濟於事。
“不!朕沒有!朕不是!”
顧玉諷刺道:“是與不是,您說了可不算。”
聖上眼中流出血淚:“不——”
顧玉道:“天理公道,自在史官的筆,百姓的心!”
聖上開始七竅流血,不斷抽搐,看向顧玉的眼神中有仇恨,有憤怒,有不甘,還有深深的恐懼。
顧玉何其狠毒!
她襲爵入朝後,走的每一步,都是她精心設計的。
跪雪請審雲嬪舊案,是為了博取聖上信任。
主持寒門科舉,是為了籠絡人心,培養勢力。
設立文翰司是為了窺探聖意,架空皇權。
推行均田制是為了贏得天下民心。
推薦紹無極成立內衛處,是為了激化皇權與世家的矛盾。
前往西北,是為了打探西北勢力,與王丞相勾結,構陷紹無極。
乃至王丞相舉兵謀反,都是顧玉在背後做推手。
顧玉以天下為局,以文武百官、大小世家、兩大將軍、幾位皇子、長公主、端親王、逍遙王、太后、王丞相、聖上,乃至各路兵馬,千千萬萬黎民百姓為棋子。
無論棋局如何風雲變動,她都能見招拆招。
無論對手是誰,棋子落下的那一刻,對手或許會贏,但她一定不會輸。
想明白了這些,聖上已經無力掙扎,只能任由死亡蔓延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