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六皇子求見,說有要事要稟。”福海彎著腰,對聖上道。
聖上身子遲遲不見好轉,心情不甚明朗,道:“他能有什麼事...罷了,讓他進來。”
六皇子進到勤政殿後,面色慌張,竟然腳下一滑,跌倒在聖上面前,道:“父皇,大事不好。”
聖上道:“你身為皇子,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六皇子忙道:“兒臣知錯,實在是事關重大,兒臣一時心急,才失了禮數。”
聖上道:“你有何事要稟?”
六皇子道:“兒臣府上的老神仙昨夜夜觀天象,西北方向忽現燭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昭示西北將有大亂。”
聖上聽了怒火忽起,道:“荒謬!你口中的老神仙,莫不是被你請進府做法的老道士?”
六皇子道:“正是他,可他不是普通的道士。他今年已九十二歲了,依然身體康健,仙風道骨,不似凡人。”
聖上揉著自己隱隱發痛的額頭,五皇子出家也就罷了,老老實實吃齋唸佛,也不生事。
六皇子卻是大張旗鼓奉道,聽說六皇子府上的法事就沒斷過,現在更是入宮危言聳聽。
聖上滿是冷意道:“你若再痴迷於此,朕便下令斬了那妖道。”
大禹朝信教之人甚多,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之說。
僧道不事生產,但是度化大眾,勸人棄惡揚善,是以聖上並未過多幹預僧道之事。
可這不代表道士招搖撞騙,騙到自己兒子頭上,他還會無動於衷。
六皇子道:“父皇,玄清道長不是妖道,而是神仙,兒臣親眼見他用仙丹醫活了一個斷氣之人,前段時日,兒臣府上邪祟頻出,也是他帶領幾個道徒,為兒臣驅魔降鬼,兒臣才得以清淨...”
六皇子說到一半,聖上便不耐煩道:“下去!”
六皇子的話堵在心口,可眼裡的著急不似作偽。
六皇子走後,聖上便召來一個內衛,道:“給朕殺了那妖道。”
古往今來,沒有哪個皇帝不謹慎這樣的星象吉凶。
若按那妖僧所說,有災星出現,那麼輕則天災人禍,重則國將不國。
可如今的大禹朝國基穩固,海晏河清,怎麼也不像有大災之相。
分明是危言聳聽,可惡至極。
內衛得到訊息,便退了下去。
內衛剛走,福海便又進來道:“聖上,司天監的靈臺郎求見。”
聖上皺起眉頭,這麼巧?
靈臺郎一臉凝重進來,道:“回聖上,臣夜觀天象,西北方向有燭星明滅,此乃不祥之兆。”
聖上轉動著手裡的十八子的手倏然縮緊。
六皇子告訴他的時候,他只覺那個道士是妖言惑眾,可是司天監也說出了同樣的話,他不能不信。
西北有什麼?
有虎視眈眈的西戎人。
雖然老鎮國公顧鈞益在落日關大傷西戎元氣,可二十多年過去,他們難道沒有再起侵犯之心嗎?
星象之說只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聖上心底有些慌亂。
聖上道:“這星象,司天監可有進一步的推演?”
靈臺郎道:“臣等從燭星出現,便開始推演,然臣等才疏學淺,尚無一解法。”
聖上臉色逐漸難看,道:“整個司天監,無一人參透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