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錦城低聲一笑,道:“太后娘娘慈母之心,真是可歌可泣。”
太后來到聖上的寢宮時,外面一些年紀大的官員都跪不住了。
福海從裡面走出來,道:“太后娘娘,夜深露重,您怎麼來了?”
太后道:“阿彌陀佛,佛祖保佑,聖上如何了?”
冷御醫剛剛說聖上是舊毒復發,雖然沒有性命之憂,但是有了中風的跡象。
怕是往後手腳不會太靈活。
但福海不敢把話說得太明白,只道:“御醫說聖上並無大礙,只是最近為了政務勞累了些,又恰逢五皇子的事情,一時昏迷。”
太后心裡有數,聖上這半年把大半政務都交到了文翰司手裡,哪兒來的政務繁忙。
徐氏被廢蹊蹺,聖上冬天那場病也蹊蹺。
八成是顧玉從中做了什麼手腳。
太后看了一眼跪在丹陛下的官員。
夜色深深,但是宮燈明亮,讓太后看到了長公主,亦在其中。
她帶著一臉病容對福海吩咐道:“聖上還不知何時能醒,他們都是大禹朝的肱股之臣,讓御醫院熬些補氣血的湯藥來,別聖上沒醒,他們的身子先垮了,若有哪些人身體不適,及時回去,想來聖上不會怪罪的。”
福海道:“太后娘娘仁慈,奴才這就吩咐下去。您先去側殿歇息歇息吧。”
太后最後看了長公主一眼,跟著福海往側殿去了。
補湯很快熬了出來,跪在下面的官員聽到是太后娘娘命人送的都十分詫異。
長公主看著手裡的湯五味雜陳。
早上走得急,沒能問清楚太后到底想幹什麼。
現在木已成舟,讓長公主心神俱疲,種種疑問像是一塊兒石頭壓在心頭。
給她送湯的小太監在她接過來後,把一塊兒梨膏糖也悄悄塞進了長公主手裡。
小太監低聲道:“太后娘娘知道您怕苦不愛喝藥,特意讓奴才給您的。”
長公主心裡五味雜陳,將補湯一飲而盡,卻沒有吃那塊兒梨膏糖。
唯恐這梨膏糖不再是從前的滋味兒。
兒時每逢換季便要咳嗽,太后常常喂她梨膏糖。
可世事變遷,如今的太后再不是當年將她抱在懷裡輕聲哄睡的江妃娘娘了。
更是一舉毀了她和兒子多年來的心血。
這件事看似結束了,可遠遠沒完。
君家人定會追查到底,若是查到太后身上,君家直接與她反目也未可知。
更別說還有君澤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長公主的痛苦與糾結並未影響到君澤。
君澤接過那碗補湯,毫不猶豫地一口飲下。
從小到大,他為五皇子收拾的爛攤子不計其數,這無疑是個最爛的攤子。
自從知道五皇子和德榮的私情後,他不說日日提心吊膽,也是心煩不已。
現在塵埃落定,萬事成空,反而讓他鬆口氣。
前路漫漫,雖然一片漆黑,但總會有出路。
喜歡玉謀不軌請大家收藏:()玉謀不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