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了一眼花錦城,花錦城放下佛豆,從德榮手裡接了過來,德榮舉得酸澀的胳膊這才得以放下。
花錦城用勺子舀著羹湯,對太后道:“奴才侍奉娘娘用了。”
太后卻不理花錦城,只是看著德榮,一臉溫和道:“你就是德榮吧。”
德榮道:“奴才德榮,叩見太后娘娘。”
太后道:“花錦城跟哀家提到過你,這些年,他可有為難你?”
德榮低著頭,讓人看不見臉上的情緒,道:“承蒙太后娘娘關愛,花公公對奴才很好,不曾為難過奴才。”
太后笑著道:“那就好。哀家記得,你是讀過書的?”
德榮道:“幼時讀過,如今都忘乾淨了。”
其實沒有忘,那些朗朗的讀書聲時常在耳邊響起。
父親常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可惜他於醫術上並無天賦,既然繼承不了父親的衣缽,成不了良醫,便發誓好好讀書,將來在朝堂上成就一番事業。
可惜一夜之間,希望崩塌。
太后道:“那真是可惜了,你母親曾跟我誇過,你是讀書的好苗子。”
德榮聽到“母親”二字,身子一寸寸僵硬。
太后又道:“你可知我剛剛唸的是什麼經?”
德榮道:“奴才見識淺薄,不知是什麼經。”
太后嘆口氣,道:“是往生咒,為你家裡人唸的。這些年,哀家在五臺山,常常夜半驚醒,放不下當年之事,便會徹夜念此經書。”
“為孝憫皇后念,為你的家人念,為受此事牽連的無辜之人念。念來念去,以為贖清了罪孽,可一回到宮裡,看到五皇子,還是覺得罪孽深重。”
“若非當年之事,你的家人不必死,你也不必受這無妄之災。可憐的孩子,那個時候你才多大?”
花錦城補充道:“可憐得很呢,才七歲。”
太后道:“怕是不記事了。”
花錦城道:“是啊,德榮在五皇子身邊,深得五皇子信任。”
聽他們提起五皇子,德榮的身子顫抖起來,道:“家裡遭難時,奴才年少,不記得太多。”
殿內安靜了一瞬。
花錦城冷笑一聲,道:“不記得太多?怕是也一併忘了,你這條賤命,是誰救下的吧。”
德榮袖子裡的手緊緊攥著,道:“太后娘娘和花公公的大恩大德,奴才永不敢忘。”
太后則和藹道:“好孩子,你不記得最好,一些不好的事情,過去就讓它過去吧。”
德榮絲毫不敢放鬆警惕。
果然,太后從一旁的盒子裡取出了一枚平安符,遞給德榮,道:“這是你妹妹空淨託哀家給你的,她對你這個哥哥十分好奇。”
“阿彌陀佛,她從小到大沒下過山,也從未見到過男人,心思單純,我沒告訴他你曾遭的苦。”
花錦城道:“本想將你妹妹帶進宮來與你見一面,但太后仁慈,擔心宮苑深深,她進來了,就再也出不去了,便留在了五臺山。”
德榮手捧那枚平安福,聲音顫抖道:“她過得還好嗎?”
太后沒有說話。
花錦城道:“從前有太后娘娘照看著,自然過得比你好。不過以後她過得好不好,全在你一念之間。”
喜歡玉謀不軌請大家收藏:()玉謀不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