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此時仍然將世家子弟與寒門學子並重,臣唯恐被天下人質疑科舉不公,再發生去年江南學子暴亂那樣的事情,實在難以收場。眾位大臣為了社稷著想,也應主動避嫌,推舉寒門。至於往後的科考,則照舊如初。”
顧玉說得冠冕堂皇,實則仍是勸世家官吏妥協。
不過有一點兒不同的是,顧玉特地強調了這次摒棄世家的重要性,以及說了往後照舊。
說句實話,經過剛剛的事情,所有世家都難免瓜田李下。
既希望自家子孫上榜,又唯恐自家孩子上榜後,被聖上質疑是他們從中運作。
而往後照舊,則讓他們重新看到了希望。
就如顧玉所說,今年的春闈乃是聖上安定民心之舉,又特提及安親王叛亂,暗示著此次取仕,勢必要將人往江南那裡派遣。
哪怕江南再好,經過去年那一遭,也成了是非之地。
再說了,為什麼想方設法讓自家子孫入仕,不還是指望著在朝廷多些幫手嗎?
派到江南算是怎麼回事。
想明白顧玉話中的意思,大家便都沉默下來,靜待聖上的反應。
聖上亦是沉默許久,再次對世家妥協,道:“顧愛卿說得有理。論治國理政,寒門的確比不過世家,需多加歷練。罷了,便只實行此次吧,往後依然是寒門與世家並舉。只是你們回去後多掂量掂量,別把朝堂當成菜市場,若再有下次,朕決不輕饒。”
所有大臣都鬆了口氣。
顧玉低垂眼簾。
事情到此,看似是聖上的又一次妥協,實則從一開始,聖上就沒想過能夠一蹴而就,杜絕世家入仕。
當你說要拆掉一扇窗的時候,他們是肯定不願意的。
但是當你說要拆掉一扇門時,他們就會退而求其次,答應你拆窗了。
所以真正退讓的,並非聖上,而是世家。
大朝會就此散去,但是所有人的內心都無法平靜下來。
若說去年的清談會,他們只是看到了一點苗頭,這次的春闈,則是讓世家徹徹底底看清楚:
聖上要對世家下手了。
每個人的臉色都難看到了極點,他們交頭接耳,試圖揣摩聖上下一步要做什麼。
顧玉獨自從人群中走過,像一隻格格不入的孤鶴。
無數打量的目光放在她身上,她都置若罔聞。
“莫非聖上重用顧小公爺,就是為了讓她針對我們。”
“不見得,顧小公爺也是世家出身。”
“顧家滿門,如今只剩下一個顧玉,她算什麼世家?”
“當心腳下的路。”
“呵,是要小心嘍。”
...
顧玉知道,經過今日,皇權與世家的矛盾正式擺在了明面上。
而她,將成為聖上刺向世家的一把劍,為聖上所驅使。
世家會視她如仇敵。
今日她初露鋒芒,往後,會有更多腥風血雨等待著她。
不過,寒門將成為她的劍鞘。
她亦知道。
自己這把劍,遲早會反轉,用鋒利的劍尖,指向驅使她的人。
喜歡玉謀不軌請大家收藏:()玉謀不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