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到底是誰出手暗算,顧玉一直查不到真相。
君澤有沒有抓到人,顧玉也不會去問。
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最近幾天,顧玉在刑部官衙廢寢忘食地蒐集線索,將一件陳年舊案的細節梳理清楚。
不知怎麼,居石頭對她的態度好了不少。
中午她太過投入,耽擱了吃飯,居石頭居然讓人主動給她送來一份。
顧玉有些受寵若驚,反覆思考自己這些日子有沒有做什麼不該做的事。
太奇怪了。
傍晚時,蕭行之傳來訊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元宵燈虞美人出了好大的風頭,許多文人墨客為虞美人寫下詩篇,流傳在京都的街頭巷尾。
停杯樓也成功在京都站穩了腳跟。
雖然這個年過去了,價格也迴歸到原來,但是客人絡繹不絕,生意火爆,隱隱超越了費酒樓。
這樣的日子沒過兩天,離停杯樓不遠的地方又有一家酒樓開張,名為拾箸樓。
裡面裝潢與停杯樓極為相似,走的路子也跟停杯樓一模一樣。
先是以極低的價格吸引顧客前來,然後又推出一個琵琶女,名號引香夫人。
甚至價格比停杯樓先前做慈善時還要低。
也不限制是異鄉人還是京都人,一律打折,還會在飯後贈送荷包、扇墜這些周邊產品。
最開始,大家還以為兩家是一起開的,後面停杯樓澄清,說是兩家無關,並且痛陳拾箸樓模仿的行為。
兩樓的管事還鬧了幾次不愉快。
跟虞美人不同的是,引香夫人每每端坐紗簾之後,讓人窺不見真容。
她的琵琶聲遠不如虞美人的精妙,只能說是中上水平。
有人暗戳戳議論,這個引香夫人必然相貌醜陋,不然為何不肯以真面目示人。
也有人道,拾箸樓實在無恥,引香夫人這樣子,莫不是學完虞美人,又學費酒樓當初的嵐煙姑娘。
儘管拾箸樓的非議聲不斷,還是架不住大家薅羊毛的心思,畢竟兩家的菜品、味道都十分相同。
有更加便宜的,自然去更加便宜的。
哪怕知道拾箸樓是在照搬照抄停杯樓的經營模式,也只會優惠這麼幾天,大家還是願意撿個便宜。
有些自詡風骨的文人則是在虞美人面前,大肆譴責拾箸樓可恥的行為,有個人為搏美人一笑,還編了打油詩諷刺。
這自然激起了一些兩邊吃的人的反感,為此唇槍舌戰了一番。
總之,停杯樓、拾箸樓的話題熱度在京都高居不下,甚至到了兩人見面,先問一聲您可聽說了停杯樓和拾箸樓的事情?
今夜是拾箸樓打折最為低廉的一夜,大多數人聞風而動,往拾箸樓趕去,生怕晚了一步就沒有位置了。
顧玉早早進入拾箸樓,到了一個視野效果極好的閣樓,一旁陪著的蕭行之道:“我很好奇,如果這個常引香不出現,你會怎麼做?”
顧玉道:“養蠱。”
顧玉先前買下了兩個酒樓,並且裝潢一致,為的就是炒作話題。
誰都愛看熱鬧,都愛撿便宜,話題熱度高了,名聲也就打出去了。
如果常引香沒有出現,顧玉也同樣會在拾箸樓造出另一個備受追捧的紅人,就像是現代的明星一樣。
她從那個娛樂至死的時代過來,要做出這些事情並不難。
到時候,兩家酒樓、兩個紅人互相競爭,摩擦不斷,各自的追捧者會在無形中變得更加忠實,並且會拉攏身邊人來“追星”。
而競爭的過程中,無論誰輸誰贏,賺錢者,都是顧玉這個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