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有幾分道理,顧玉便在契約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契約簽好,顧玉才從嫦娥的手裡,取出了那道神秘的題。
展開一看,上面赫然寫著:“論民與君。”
顧玉看著那道題陷入沉思。
外面的人見她一動不動,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不會吧,都走到最後了,還是拿不到燈嗎?”
“唉,第八十一題究竟是什麼題啊,這麼難!”
“這個人剛剛做題很快的,為什麼現在又停了?”
“好想知道那究竟是道什麼題。”
松陽跟顧瓊對視一眼,為顧玉此刻的沉默揪心不已。
走到最後一步,要是答不上來,可就太可惜了。
顧玉摸索著那道題,遲遲不肯下筆。
這道題並不難,儒家早已給出了答案。
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意味各司其職,當君王要做君王應做的事情,當臣子要做臣子該做的事情。
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將民貴君輕的思想呈現出來。
荀子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即把百姓的重要性對君王強調出來。
此三種觀念皆為烏托邦似的理想狀態。
可是現實的世界真是如此嗎?
並非。
依然是皇權壓制,人分三六九等。
階級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底層人想要爬上來,難於登天。
外面圍觀的人還在議論。
“聽說幾年前也有人拿到了這道題,很快就寫下來了,只是連老怪都不滿意。”
“莫非這道題的對錯沒有一個定論?全靠連老怪的心意決定?”
“是啊,也不知是什麼題,連老怪又想要什麼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