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郡王顏面盡失,怒吼一聲。
君澤臉上再次露出嘲諷的笑。
大郡王緊緊咬牙,衝著君澤的馬射去。
馬兒不如君澤靈活,受箭之後長鳴一聲。
君澤本著物盡其用的道理,拉了馬韁,調轉馬頭,而後從馬背上一躍而起。
受傷的馬直直向大郡王的方向奔去,雖然沒到他身邊就被殺死,但也帶倒了許多叛軍,造成混亂。
君澤下了馬,就不如在馬背上那般輕鬆自在了。
隨著他劈砍的動作逐漸加大,手腕的疼也深入骨髓。
他咬牙撐著。
所幸他剛剛用布條把自己的右手與刀柄牢牢捆住,否則這會兒刀怕是早就脫手而出了。
君澤所到之處,一片血雨腥風。
以他為中心,盪開了一個空地,都知道他狠,躍躍欲試不敢上前。
寡言來到他身邊,就要對他伸出一隻手,拉他上馬。
這時叛軍向寡言襲擊而來,他為了抵擋,沒能伸出手。
千鈞一髮之際,傳來一聲大喝:
“上馬!”
君澤回頭看去,顧玉一襲獵獵紅衣,不,是血衣,突破重重包圍,騎馬向他奔來。
恍然間回到了牡丹筵上,在賽馬場與他較勁兒的場景。
一隻手伸到君澤面前,他及時抓住,翻身上馬,坐到顧玉身後。
方才大郡王為了追君澤,只帶了六千重甲騎兵過來,而不遠處,顧玉帶來了三千通寧縣精兵前來接應。
一時戰況膠著。
顧玉並行幾人往通寧縣方向突圍。
君澤坐在顧玉身後,跟她一起拉著馬韁,頗有些激動道:“我就知道你會來。”
顧玉一邊解決攔在他們前面的兵馬,一邊咬牙切齒道:“你膽子不小。”
君澤笑起來。
他把大郡王耽誤在白狼山那麼久,完全有機會逃,這一路雖然慌張,他還是有意無意放慢了步伐。
以身作餌,引得大郡王拋下大部隊,率領少數騎兵來圍剿他。
而實際上,顧玉才是他計劃的最後一環。
他相信顧玉會懂他為什麼故意洩露行蹤,也相信顧玉會出城來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