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行過禮後,道:“家裡有沒有換廚子,就不勞王爺費心。”
這時站在君澤身邊的五皇子冷哼一聲,面色不善地對她道:“好心當成驢肝肺。”
顧玉:...
君澤啪一聲,把扇子合了起來,嘆口氣道:“是啊,顧世子翻臉不認人的速度未免太快了些。”
顧玉淡淡道:“王爺說笑了,卑下哪兒敢對王爺不敬。”
君澤道走近她,隱約聞到了一股藥香,道:“顧世子這副冷冰冰的樣子真是讓人傷心,還是你前日哭著求本王帶你回家的樣子好些。”
說完就帶著五皇子離開。
顧玉臉色刷一下變了,她那日昏昏沉沉,的確記不得事,但她怎麼可能哭著求他。
這人定是在戲弄她!
居然當著孩子的面這麼說她,太可氣了。
沒走幾步的五皇子突然道:“表哥,那日顧世子真的哭著求你了嗎?”
她還沒怎麼樣,六皇子就大叫了起來:“怎麼可能!他是騙人的!”
五皇子腳步一頓,看向他的眼光很是不善,似乎是沒想到鵪鶉一樣的弟弟會突然這麼說話。
君澤心想,她是沒有哭著求我,但是她哭著叫我爹了。不過這話他要是說出來,顧玉怕是得氣死。
看到顧玉也是一臉怒氣,他咧嘴一笑:“我跟顧世子開玩笑呢,她當然不會那樣。”
聽到這話,在場幾人都莫名鬆了口氣。
只有五皇子像是有些失望,輕哼一聲,跟著君澤走了。
顧玉壓了壓心裡的火氣,一手牽著六皇子,一手牽著鄭源朗上山。
鄭源朗是鄭大儒的孫子,自從五皇子當著鄭大儒的面掀翻了桌子後,原本處於清流的鄭大儒把自己的孫子送到了六皇子身邊當伴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是個蠻好的風向,顧玉樂見其成,再加上蕭行之說過,現在鄭大儒給他們授課,她便藉機跟鄭源朗說了點話。
鄭源朗今年九歲,比六皇子還要小三歲,生得唇紅齒白。明明一臉稚氣,卻學著大人說話行事,老氣橫秋的小模樣瞧著十分有趣。
不愧是鄭大儒的孫子,小小年紀,在學問上就已經很精進了,幾個問題下來,連她都忍不住誇讚。
旁邊的六皇子一直沒說話,就這麼聽她倆一問一答。
等到了孔聖廟前的平壇上,顧玉才放開他倆的手。
忽然察覺到六皇子的手心都是汗,見他穿得也不厚,就沒放在心上,用帕子給他簡單擦了擦。
今日聖上特地派兩位皇子過來聽講,估計是念著給兩個皇子在學子間立名聲,她還有前兩天的卷宗要看,便送他倆去了國子監來的那群小學子那裡。
孔聖廟前的平壇上六七百人聚集,逐漸開始相互辯駁,聲勢浩大。
聽著眾人的唇槍舌劍,她有種身處歷史書本的感覺。
這種百年未遇之盛況,將成為寒門士子的一次精神覺醒。
吏部的小吏看見她過來,連忙呈上前兩日的卷宗。
她簡單翻了翻,裡面對於科舉改制的一應建議逐漸往成熟靠攏。各種科舉舞弊冤案也都擺上了刑部案頭。
清談會的餘波會震盪很久。
她冷眼看著那些京都學子的傲慢姿態,合上卷宗,他們怕是還沉浸在世族的昨日輝煌裡。
孰不知從聖上答應舉辦清談會起,壟斷了大禹朝上層階級數百年的門閥制度就開始出現了裂縫,皇權再次得到集中。
喜歡玉謀不軌請大家收藏:()玉謀不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