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停到了河廊的一座酒樓,顧瓊要帶上圍帽,顧玉按下她的手,道:“不用。”
顧瓊拿著圍帽不願放手,常年束在閨閣,忽然出門,聽外面人聲鼎沸,愈發顯得自己怯弱。
雖然不知母親為何交代她帶上圍帽,但是此刻若有帽紗做遮掩,倒讓她更加安心一些。
若有知道內情的人在這裡,一定會感嘆,姐妹倆明明一樣的臉,性子卻相去甚遠。
顧玉頗為強硬地把圍帽搶過來,扔到一旁,道:“不要怕,有哥哥在。”
語罷,牽著手顧瓊的手走入酒樓。
顧玉要了個三樓臨河的雅間,開啟軒窗,就能看到波光粼粼的金帶河,河上船舫交織,熱鬧非凡。
窗戶下的廊街,叫賣聲一陣陣飄進隔間,顧玉叫落雁買了糖炒栗子,酥酪,糖葫蘆之類的小食送上來,對妹妹道:“這些食物看著粗笨,但是味道意外的好。”
看到妹妹邊吃邊點頭,兩腮鼓鼓的,像只松鼠,她沒忍住捏了一把:“哥哥先走了,你就在這裡,等著看好戲吧。”
妹妹嚼酥酪的動作忽然停了下來,抓著她的一角,看著十分緊張無措。
顧玉知道,妹妹的性子是日積月累造成了,不可能說變就變,但總要給她製造機會,便摸了摸妹妹的頭說:“落雁就守在外面,你有事就叫她,不要怕。”
妹妹這才猶豫著,點了點頭。
出了門,顧玉收起溫柔,面色冷峻地坐上馬車,趕往河間船舫赴會。
京都學子明顯比起江南學子富裕得多。
今日她找人組的局又是勳貴人家的庶子或嫡次子,每個家族只能有一人蔭封,所以像董長茂這樣的庶子也需要科舉。
她剛登上船舫,就有一些學子諂媚地過來打招呼,鎮國公府雖然式微,在這群人之中還是夠用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蕭行之知道她的計劃,也趕來湊熱鬧。
待她坐定後,一個學子端著酒杯向她敬道:“顧世子為了清談會忙得腳不沾地,還能抽空來參加我們的集會,實在是讓我們受寵若驚。”
顧玉揚起酒杯,向他示意,抿了口酒道:“江南學子近十年來的上榜人數隱隱超過京都,諸位可要努力,清談會也要好好準備,不能被那些外來客截了風頭。”
眾人此起彼伏道,那是自然。
她敏銳地看到了人群之後的一高一矮,一瘦一胖的董長茂和董長芳,眼中閃過一絲冰冷。
董長芳可以蔭封入朝,但是父親一心覺得自己的嫡子不學無術,想趁著這個機會讓他多交遊一些讀書人,便勒令他跟著庶兄過來。
此時,董長芳輕輕搡了一下董長茂,小聲道:“顧世子不是你未來的小舅子嗎?怎麼不去打個招呼。”
董長茂心高氣傲,很是瞧不起這些在顧世子面前伏低做小的學子,覺得他們枉為讀書人。
可是這幾天他求見松陽郡主,都被拒絕了,他隱隱感覺到松陽這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對他膩了,心裡暗自可惜。
不過幸好有鎮國公府這樁親事兜底。
他的未婚妻顧瓊,雖然是個庶女,但畢竟出身鎮國公府,是顧世子的胞妹,若是娶不了松陽,能把顧瓊娶回家也算是條不錯的退路。
姨娘臨死前跟他說過,顧家三小姐顧瓊是個麵糰兒似的姑娘,嫁過來後任他捏圓搓扁。
以他對付女人的手段,只要稍加暗示,顧三小姐就會主動替他在顧世子面前說好話,讓顧世子多多提攜他。
倒是這位出塵脫俗的顧世子,在聖上面前提出清談會,這段時日可謂大放異彩,怕不是個好糊弄的。
想到這兒,董長茂站直腰板,站出來道:“顧世子高義,在下佩服,可惜在下尚在孝期,便以茶代酒,也敬您一杯。”
喜歡玉謀不軌請大家收藏:()玉謀不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