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侯稍安!”李儒起身笑道:“岳父,儒以為,葉昭此舉並無不妥,據小婿所探訊息,此番自孟津登岸人數雖眾,但多是老弱婦孺以及壓糧民夫,若那葉昭真欲做什麼,也不會派出這等人來,不但無用,反而拖累,依小婿愚見,這些人當中,恐怕有一些重要人物在其中,否則那葉昭絕不會如此慎重!”
“重要人物?”董卓看向李儒,咀嚼著這幾個字,眯縫起眼睛道:“弘農王?”
“恐怕不止,小婿以為,葉昭妻兒恐怕也在其中!”李儒笑道:“葉昭既然不會以河內為立根之本,妻兒留在河內,必然容易為人所趁,而此時送出,還有一點……”
董卓看向李儒,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岳父,我軍如今,恐怕就算想要對其動手也做不到。”李儒苦笑道:“如今關東諸侯已現不臣之心,我軍兵力大都在滎陽、敖倉、虎牢、伊闕、旋門以及洛陽部署,要想襲擊葉昭的兵馬,怕是需從洛陽直接調兵,如此一來,洛陽空虛,恐會為人所趁,葉昭恐怕也是看準了這個時機,岳父無法調兵,才敢如此大張旗鼓的遷徙如此多人過境。”
“更何況,此時若與葉昭樹敵,便是將他推向關東諸侯那邊,若與他暗合,我等還可從葉昭處獲取聯軍佈置,若此刻對其家眷用兵,恐怕只會激怒葉昭,令他全力輔佐聯軍,助聯軍攻破我軍,岳父莫忘了,那虎牢關上,已經被我軍查出數出機關密道,焉知那葉昭有無其他後手?小婿以為,此時與葉昭合則兩利,日後葉昭便是在他處自立,我軍也可與其聯合,若一意與他為難,只會為岳父再添一敵!”李儒躬身道。
董卓聞言,想起葉昭在虎牢關中的佈置,面色不禁有些發黑,點頭道:“既然如此,那便看著那些人便可,只要那葉昭沒有圖謀不軌,便借道於他,否則……”
董卓沒有繼續說下去,不過其意眾人自然可以領會。
初平元年三月,曹操歷盡艱辛回到譙縣之後,先是勸說其父曹嵩拿出一半家財招募壯勇,後有譙縣大族衛弘感其大義,散盡家財資助曹操起兵,更有曹操同族兄弟聞訊來援,短短月餘之間,便叫曹操拉起了一支人馬。
四月,曹操率先發矯詔傳遍天下,號召天下各路英雄起兵共討董卓,匡扶漢室。
檄文發出,天下響應。
南陽太守袁術、渤海太守袁紹、兗州牧劉岱、豫州刺史孔伷、北海太守孔融、徐州牧陶謙、漁陽太守公孫瓚、廣陵太守張超、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冀州刺史府韓馥、西河太守崔鈞、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潁川太守李旻、青州刺史焦和、荊州刺史王睿、長沙太守孫堅、南郡太守張諮、陳愍王輔漢大將軍劉寵、幷州司馬張揚,算上曹操,共二十二路諸侯起兵響應,還有許多諸侯雖未起兵響應,卻也盡數聲援聯軍,願意給聯軍資助糧草。
四月末,河內,葉昭府中。
“操等謹以大義遍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闈,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洩公憤;扶持帝室於危難,拯救黎民於水火;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暫做葉昭主簿的趙申將一份檄文展開,立於廳中朗聲宣讀。
“這是曹操送來的檄文,董卓倒行逆施,人神共憤,我欲起兵響應,諸位以為如何?”葉昭示意趙申坐下,看向眾人道。
詔書裡羅列的那些罪狀,葉昭也就聽聽而已,真正讓他在意的,是曹操給他的私信之中已經說了,到目前為止,已有二十二路諸侯正式起兵,如果這個時候按兵不動,周圍袁紹、韓馥、劉岱、橋瑁等人就有足夠的理由先一步聯手滅他,雖然家眷還有之前積攢下來的工匠已經送往漢中,此時葉昭已無後顧之憂,但葉昭也沒想過跟天下諸侯為敵,他要在漢中立足,日後會有很長一段時間跟諸侯打交道,這外交關系不能做的太差,至少得留些情面好日後相見。
“主公所言甚是,起兵討董乃是義舉,合該如此!”方悅起身拱手道。
如今葉昭麾下大將,丁力、夏侯蘭、趙雲、徐榮、紀靈、管亥已盡數被調往漢中,如今葉昭身邊,剩下的就是典韋、方悅、張遼、孟虎以及一些新提拔起來的將領,既然葉昭說了要響應矯詔,自然無人反對。
“好,既然如此,眾將各自整頓兵馬,三日後隨本侯前往酸棗參與諸侯會盟。”葉昭笑道。
酸棗距懷縣並不遠,相距不過百餘裡,就算後出兵,也能趕上袁紹發起的會盟。
“末將領命!”典韋等人起身喝道。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