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弟這是打算攻打何地?”蕭天佑小心翼翼地問,生怕犯了蕭天雷的忌諱,隱隱有些期待。
如今大夏四分五裂,群雄並起,北涼也想從中漁利,不過,如今北涼的軍隊被擋在關外,難以入關。況且,以以往的經驗,中土每每天下大亂,總會出現一些驚才絕豔之輩,將星如雲,謀士如雨,而那些崛起的勢力,要說戰力,怕是比當初大夏也不弱,這個時候入關的話,說不定被各方勢力聯手痛擊,這不是沒有先例,只是,北涼也不想幹看著,等著中土平定,再次建立一個強大的新朝,到時候北涼怕是又要不好過,而且建立的新朝說不定比起大夏更強。
北涼當然不希望看到那樣的事情發生,期望大夏戰亂的時間越長越好,兄弟會如今也算是一方勢力,若是兄弟會也摻合其中,亂上加亂,那自然最好,只是蕭天雷給出的答案讓蕭天佑十分失望,盡管早就習慣兄弟會的天馬行空、出人意料,蕭天佑還是不解,問道:“打西域諸國!……為何是西域諸國?”
“柿子當然挑軟的捏,西域諸國弱,不打他們打誰?”蕭天雷理所當然地道。
“族弟,此舉不妥吧,西域那地方奪來作甚?況且,也沒有大義的名份,貿然出兵,怕是遭人非議。再說,西域諸國歷來都是自成一體,一旦遭遇外敵,他們就會聯手,不是輕易可以對付,西域那地方除了沙土還是沙土,就算打下來也沒什麼好處,得不償失……”蕭天佑試圖勸說。
蕭天雷的注意力根本沒在蕭天佑身上,對於他的說辭不置可否,國家的擴張需要什麼理由嗎?需要大義的名份,無非就是找個藉口,那可就太簡單了!什麼懷璧其罪,走失士兵、商隊被搶之類的,至於,對方接受不接受無所謂,終究是個誰強誰弱的問題。
“……族弟啊,為何一定要攻伐西域?又遠又沒好處,你看啊,宜州和璟州就在你們家門口,以你們的軍容拿下輕而易舉,到時候,兄弟會雄踞數州之地,那時候正式立國,天下誰也不敢說什麼!”蕭天佑鼓動道。
蕭天雷瞥了蕭天佑一眼,道:“誰說沒好處?聽說西域諸國蠻富裕的,正好最近我不爽他們,打算去一票。”
“呃……”
蕭天佑知道再勸也沒用,從認識蕭天雷以來,蕭天雷的所作所為一直是我行我素,任性妄為,一旦決定什麼,旁人根本無從幹涉。不過,事後往往證明這些行為都極有先見之明,不然,兄弟會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蕭天佑考慮蕭天雷攻打西域諸國是不是有什麼深層的用意?接觸兄弟會的時間也不短,蕭天佑依舊搞不懂兄弟會,無從揣測。
“那就預祝族弟旗開得勝!”
沒法勸說蕭天雷,蕭天佑留下也沒用,告辭離開,不過,沿途蕭天佑暗暗留意一些士兵的談話,這些士兵卻是一些輔兵。
“還是當戰兵好,真威風!”一名年輕的輔兵,羨慕地望著那些戰兵。
“讓你小子平時不加把勁,現在後悔了吧!趕不上這次大戰。”年長一些的輔兵說道。
“哼哼,看著吧,我就差一點點就能激發罡氣了!”年輕輔兵略微自傲地說道。
“不光是罡氣,你文化課過了沒?”另外一個輔兵問道。
年輕輔兵立即垂頭喪氣,道:“呃……頭領要當兵的學這些幹嘛,那不是文人做的事情麼?”
“你小子懂個屁,學了那些學問,打仗才厲害,不然上陣怎麼死了都不知道,要不是我的年紀大一些,難以激發罡氣,唉……”年長輔兵嘆息。
“不過,也不是沒機會,若是遇到一些敵軍的話,若是立了戰功說不定破格提拔。”
“那得看運氣,先說了,你們可別給我逞能,一切得按規矩來,誰要逞能耽誤了事情,別怪我不客氣。”
“曉得了,曉得了,聽說這一次的對手不好對付,你們說這一次能打贏不?”
年長的輔兵當即就說了:“咱們兄弟會的頭領從不做虧本買賣,從來不打沒把握的仗,敢打肯定有萬全之策,再說,別說那些戰兵,就咱們這樣的輔兵,整天大魚大肉、上好的米飯白麵的吃著,上好的兵器盔甲,上了戰場也能一個頂倆,這還能輸了?笑話!”
“老隊這麼說,肯定沒錯,他以前是給朝廷當了好些年的兵,見多識廣。”
“能在兄弟會麾下當兵,是咱們八輩子的福氣,在其他地方當兵,人不如狗,命賤著哪!跟你們說,被送去當奴工那會兒,我都覺得日子像是享福,現在更有奔頭,我的家人都接過來,我還指望多打一些仗,多存一些錢,送咱家的小子去習武……都給我好好幹活,既然做了輔兵就好好幹,做出一個樣子來!不能讓人小瞧嘍!”
“是!”
“老隊,說得對!”
“可是,我聽外邊的人說,兄弟會長不了。”
年長輔兵怒叱道:“他們知道個屁!別聽外邊的人胡說八道,他們哪裡清楚兄弟會的底細……呃……看我這嘴賤,差點忘了,這些事不能亂說……那幾個新來的,等這次打勝了仗發獎金,就在陵州安個家,把父母兄弟接過來享福!”
“聽說西域那邊的胡女可漂亮,哎呀,這一次去西域,要是能娶個胡女媳婦……”
“呵呵,好好幹,只要存夠錢,娶個胡女算什麼?”
…………
蕭天佑偷聽那些輔兵說話,聽到關鍵處,那輔兵似乎要說出什麼機密,關鍵之處,他全神貫注,忘記看腳下,結果腳下一絆,栽了個跟頭,也沒聽到兄弟會的機密。蕭天佑並不放棄,轉圈四處檢視、偷聽,結果一無所獲。
“真是虎狼之師!”
蕭天佑對於所見的帝國軍只有一個評價,兄弟會的這些兵士,無論輔兵、戰兵都十分好戰,巴不得多打仗,隨時保持著極好的紀律性,帝國軍正式開拔,除了騎兵,其他兵士都乘坐八個輪子的運兵車,沿途道路上有一些兵士的家屬,無論怎麼呼喊,那些兵士都是鴉雀無聲。從未見過這樣的軍隊,相較於北涼兵士的隨意,更不可同日而語,蕭天佑不禁感受到一股沉重的壓力,他所聽到的“兄弟會的底細”也縈繞在他心頭。
除了蕭天佑,兄弟會出兵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和猜測,帝國軍第一次以完整的面貌出現在許多人的視線中,不管那些人怎麼想,帝國軍默默地踏上第一次正式徵戰的路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