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者年紀不大,要說武功多高,那也不可能,頂多練就了一兩門的絕技,擂臺比武可不是打一場,而是一場接著一場,除了本身的實力,也要有腦子,合力分配體力、罡氣,如果不是必要,根本不會一下子拿出絕招。再聰明一些的,有師門長輩的一些指導,遇上旗鼓相當的對手,彼此試探一下,對自己和對方實力心裡有數,差距較大的話,也就說幾句場面話就認輸,要麼就打一個平手,節省體力和罡氣,對付下一場的對手。只有一些真正的愣頭青,沒有人指點關竅的,才會一上臺就拼命的打,就算厲害,能打贏一場兩場乃至五六場,到時候罡氣耗盡、體力不支,尋常一個武人都能將其踢下擂臺。
擂臺上比武的時候,下方一些門派、大族的長輩也在觀戰,不過,他們可不止是關注臺上,加上一些主持比武的官員,彼此之間暗送秋波,罡氣傳音,暗地裡卻是影響著比武的程序,派一些武功一般的子弟,將一些不懂事的刺頭給排除出去,比武的結果也就基本確定下來。
蕭天雷也看不到、聽不到其中的彎彎繞繞,只是觀看擂臺比武之後,不禁有些失望,沒看到什麼能讓他眼睛一亮的武功,大多數上臺的都規規矩矩,走過場一般完成比試,一些自以為“老子天下無敵”的家夥,基本都是被車輪戰幾場,然後忿忿地被踢下臺來,根本說不上精彩。
倒是身邊的一些觀眾在那吹牛,一副啥都知道的模樣,吹得那是天花亂墜,唾沫橫飛,訴說一個個門派的來歷,有什麼驚世駭俗的絕學,與現場比武場景一對比,蕭天雷簡直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場地了,滿心期待能看到一些絕學,尼瑪,愣是半天沒見著,臺上各位少俠彬彬有禮、談笑風生、互相吹噓、言語交鋒,擺poss,倒是見識了個夠,據說現在江湖大派也講究一個風儀,行走江湖武功固然重要,也要會做人,還得有儀態風度,不能完全是一個武夫。
蕭天雷他真懷疑看的是訪談類節目,失望之餘,將手裡的零食都給扔了,給一群牛皮大王噴滿了唾沫。
對於擂臺比武失去了興趣,蕭天雷將注意力投向校場比武,校場比武進行得比較慢,武將可不同於武人,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物,穿戴盔甲也是需要時間的,之後,還得走一些程式。參加校場比武的都是一些豪門大族、將門世家的子弟,不可能像江湖莽夫一樣,貿貿然開打,出場亮個相是必須地。
其實,人們前來觀看武試,一個極為重要的目的就是見識一下一些傳說中的神兵利器、坐騎寶甲,平時可是難得一見,何況是如此大規模的聚集在一起,如同前世汽車展,一下擺滿了幾乎全世界的所有豪車一般,想想都讓人興奮。
所以,可以看到一個個穿著色澤不同、樣式不同的盔甲的青年,騎著一匹匹毛色各異的戰馬出場,一個個都是威武不凡、光彩奪目、耀武揚威,還有一大堆僕從的簇擁,這些僕從有專門牽馬的、專門抬兵器的,背負弓箭的、負責當馬凳的、協助穿盔甲的、揹著一些馬匹所需的一些用具和馬料的等等。
其實也有一些不是豪門大族的子弟參加校場比武,一般也就是一些小家族或者沒落的世家,相比起來,就算同樣穿著威風凜凜的盔甲,但是,他所帶的僕從的多寡、還有穿著就寒酸得多。
所以說,雖然校場比武不禁一般人參加,但是,基本上是權貴世家的舞臺,一般人能跟這些權貴世家比較嗎?
這些世家子弟,從生下來就吃喝不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小開始用各種珍貴藥材來強健體魄,一般都有較為高深的家傳武功和祖輩各種經驗知識的遺存,還有祖傳的一些坐騎、利器、寶甲,或者幹脆量身定製。如同玩遊戲,基本屬性和裝備差了一大截,想要取勝不是沒可能,那也是極為艱難,還得有極好的運氣。只是,一般的人敢不敢打贏這些世家子弟也是一個問題,以他們的背景,如果打贏了他們,天曉得會有什麼後果,最起碼是結下一個背景深厚的仇家,稍微聰明一點都不會傻到去得罪這些人。
是以,奪冠的熱門自然是那些世家子弟,其他人也就是露露臉,湊個熱鬧,爭奪較為下邊的一些名次,與世家子弟過上幾招,能結交一下最好,說不定就是一條門路。
陽光的照射下,青年武將們騎著坐騎緩緩步入南校場,一個個渾身熠熠生輝,反射刺目的光輝,此時,場中各處議論紛紛,一些知情的人,開始得意洋洋地給旁人述說每一個青年武將的家世來歷,先輩的事跡,一些關於這些青年武將的傳聞,特別是這些青年武將身上的盔甲、僕從抬著的兵器、還有他們坐下那一匹匹價值不菲的戰馬。
討論比較激烈的話題卻與這些青年武將本身關系不大,就是關於這次武試的目的,據說大夏朝廷似乎有意思對北涼動武,此次校場比武的前幾名,極有可能有機會前往北疆的戰場建功立業。
是以,沒有開戰之前,一名名青年武將之間就火藥味十足,以眼神和手勢彼此挑釁,這些青年武將都是一些年青人,氣血方剛,好勝心強。他們彼此多少都認識,平時也有較量,誰也不服誰,此次武試關乎能否參加北征,誰不想去?誰又不想爭一個第一名,名揚天下,將其他人壓下去?
是以,比起擂臺比武,校場比武可比擂臺比武精彩,一對對青年武將上場,分別在不同的場地上,騎著戰馬相向沖向對方,然後捉對廝殺,有些一下就完事,有一些卻是打了許久,戰況激烈,兵器撞擊的聲音幾乎能傳遍整個南校場。
人們當然喜歡看打得激烈的,但是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看,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那些這些青年武將的長輩或是其他一些武將,不禁指指點點,一些人露出一些不愈之色。
要知道,除非實力真的勢均力敵,武將之間拼殺,勝負往往在幾招之間,要知道戰場之上,千軍萬馬,一員武將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之所以能造成一以當千的戰績,除了坐騎的作用和武將的武勇,一般兵士的恐懼也是一大因素,一員武將要真以為自己能一以當千那才,戰場作戰,最大可能地儲存一定的體力和罡氣,斬殺敵方往往以最簡單省力的方式,如果違背了這一點,消耗過大,那是自尋死路。
那些激烈交戰的青年武將,作為世家子弟,不是不明白這一點,但是,如今這個氛圍,眾目睽睽下,不禁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武勇,少不了一些意氣之爭,簡簡單單幾下打完有什麼意思?自然得戰個痛快,也不去用一些技巧,而是硬碰硬,要比比誰到底更勝一籌,一邊拼殺,一邊還會說上幾句挑釁的話語。
觀戰的多數人是看不出什麼來的,會覺得怎麼這麼簡單就輸了?甚至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好啊!”
“啊?好哇!好哇!”
“噢噢噢!”
…………
一旦有人取得勝利,南校場周圍圍觀的人群中就爆發處一陣歡呼,圍觀者不一定看得懂,也不一定看清楚,反正跟著起鬨,至於好在哪裡?重要嗎?其中還有專門為某個青年武將加油的隊伍,啦啦隊一般,這些人一吼,其他人也跟隨叫喚,校場上交戰雙方膠著的話,下邊雙方啦啦隊雙方也是各喊各的,一浪高過一浪,誓要要壓倒對方,好不熱鬧。
蕭天雷也會跟著周圍的人起鬨,也算是一個樂子,此時,祈無霜和丫鬟雲竹也從看臺跑到了這邊,蕭天雷也奇怪,這麼多人,她是怎麼找到的?
看臺那邊也熱鬧,可不會這麼大呼小叫,祈無霜跟著嚷嚷,聽著七嘴八舌的一輪,樂在其中。
蕭天雷看看這邊,看看那邊,校場中還真有不少可看的,忽然,他就看到正一名剛剛獲勝的青年武將,不知怎麼地,一扯韁繩,偏離了前往場地的路線。蕭天雷起先也沒太過在注意,只是那一騎人馬,隨著噠噠噠的馬蹄聲,徑直到了跟前,只有數十米,速度也不減,眼看要撞入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