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梁總師,您知道這個什麼……什麼線技術?”
看著梁守業若有所思的模樣,在一旁一直沒開口說話的徐遠超突然開口問著,對於剛才盧嘉棟等人所說的技術上的事情,在技術上不太精通的他確實聽得是有些雲裡霧裡,但不管怎樣。
作為海軍航空飛行員的他,聽到有關戰機改裝的事情,就算聽不懂,也會下意識的豎起耳朵,因為他心裡很清楚,今天對阿根廷戰機的改進,很有可能成為今後中國戰機改裝的樣板,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迫不及待將心中的疑問問了出來。
梁守業聽了徐遠超的問話後,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微微的搖了搖頭,緊接著一雙眉頭漸漸在眉心身處聚攏:
“我在不久之前的涉外刊物上讀到過一篇關於1553b資料匯流排技術的簡短報到,可具體怎麼樣卻瞭解得並不多,只知道是一種機載裝置的簡化處理方法!”
“我也是!”梁守業話音剛落,在軍工電子領域有所專長的宋曉旭便開口道:“最近的幾期涉外刊物上,都有這項技術的報道,好像是美國最近幾年才研製並推廣的一種技術,上面只是說能讓相關電子裝置得到更為高效的利用,再深入的也就沒有報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項技術應該是應用於航空領域的!”
“沒錯,就是航空領域,更準確的說,應該是航空電子領域當中的一項革命性的新技術……”
盧嘉棟說著,便讓秘書把梅西中將贈送給他的“超軍旗”和a4“天鷹”的模型,以及紙筆拿過來,隨後一手端著“超軍旗”的模型,一手握著筆,在紙上邊寫邊指著飛機模型,對著在場的眾人講解起1553b資料匯流排的大體技術概況……
所謂的1553b資料匯流排技術,其全稱是istd1553b資料匯流排技術的簡稱,上世紀60年代,由導航平顯武器瞄準系統組成的綜合機載火控系統,配上遠距空射武器,使戰鬥機如虎添翼。
但作戰資訊資料總量暴漲,而裝置間介面各異,互聯協同難度大,成為作戰效能的瓶頸。同時,由於缺乏統一標準,開發、維護和改進的成本不斷上升。於是1973年後,美軍方先後公佈istd155b改進標準。
簡單的說,單個機載電子裝置就類似於計算機區域網an中的單個計算機,1553b資料匯流排技術標準類似於通訊協議,堪稱現代作戰飛機電子系統的“脊樑骨”和“神經系統”。其核心就在於“標準”二字,自從有了1553b資料匯流排技術,軍用飛機的雷達光電探測、導航、本機感測、座艙顯示、外掛管理和火控計算機等得以完美的聯結綜合,構成了第三代戰鬥機標誌性的分散式集中控制系統。
這項堪稱航空電子領域革命性的技術,在八十年代初絕對是世界最為頂尖的軍工技術,哪怕是美國也對此類技術諱莫如深,所以在世界範圍內,瞭解1553b資料匯流排技術的人少之又少,蘇聯、法國、英國莫不如此,中國自然也不能例外。
然而這項技術對別人來說或許是那種難得不能再難的複雜黑科技,但對盧嘉棟,這個後世穿越而來的軍工專家而言,簡直就是小兒科的事情,要知道在21世紀,1553b資料匯流排技術,不但在航空電子領域全面鋪開,而且還在坦克裝甲車輛、各型導彈、艦艇船舶、衛星、太空梭,甚至某些民用的車輛和控制裝置上得到廣泛的應用,早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
正因為如此,盧嘉棟對梁守業等人講起此項技術時可謂是信手拈來,猶如庖丁解牛般遊刃有餘,好在這裡沒有美國研製1553b資料匯流排技術的專家在場,要不然絕對會驚得下巴掉到地上的,因為盧嘉棟所講述的東西,比他們研製的還要高明、先進,簡直就是專家中的專家,權威中的權威……
“因此,如果戰機應用此項技術,原本機載裝置當中猶如蜘蛛網一般複雜繁瑣的電纜將會被大大簡化,取而代之的是兩條好似人體脊樑骨一樣的資料傳輸電纜,這樣一來,機載裝置之間的資訊傳輸不但可以加快數倍,而且在兩條神經主幹的連線下,各個電子裝置就成了相對獨立的個體,無論維護保養還是拆解更換都很方面快捷。
除此之外,由於各系統形成模組化的獨立性,系統整體的升級和融合其他裝置的能力也大大簡化和提升,將原本複雜的問題徹底簡單化,更為重要的是,應用這項技術後,可以達到為戰機增加空間、減輕重量的目的!”
“能減重多少?”
“總重量的百分之五,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