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盧嘉棟等人和湘南特鋼廠又商討了一些研製當中的細節和注意的事項以及相關的溝通方式後,便在郭志鵬的帶領下參觀了湘南特鋼廠的廠榮譽室和兩處特鋼生産車間,尤其是在第一特鋼生産車間的工藝制備室中,當眾人隔著窗子看到朱海峰近乎忘我的研製身影時,所有人心中在肅然起敬的同時,更切身的感受到朱海峰這“鋼痴”的名號果然是名不虛傳!
很快盧嘉棟等人便結束了湘南特鋼廠的考察,不過盧嘉棟等人並沒有立刻返回位於桂溪三林的萬山廠,而是前往其他相關聯合的廠家進行指導和考察,位於滇南省的滇南特種車輛廠,這裡是新式火炮輔助動力系統的聯合研製生産單位。
和湘南特鋼廠一樣,滇南特種車輛廠對盧嘉棟和王傳琛一行人,也是異常重視,廠長蔡晨偉帶著整個滇南特種車輛廠的領導班子在廠區大門口迎接盧嘉棟等一行人的到來,當然盧嘉棟更關心的則是火炮輔助動力系統的研製情況。
因為在52倍口徑155火炮的設計當中,輔助動力系統可賦予火炮一定的自我行走能力,可快速轉移戰場,提高生存能力;與此同時也能在汽車牽引過程中實現車—炮串聯驅動,提高機動性;最後可依靠輔助動力系統上的發動機驅動火炮半自動填裝系統,從而提高火炮射速和火力打擊密度!
當然為了節省時間和成本,新式火炮的輔助動力系統並沒有像炮鋼那樣採用大量新技術新工藝,而是沿用很多現有的成熟技術,比如在發動機方面,就應用了國內比較成熟的柴油機而不是技術較為先進但可靠性比較低的汽油機,在傳動方面也大量借鑒當時較成熟的解放卡車的傳動機構,正是依靠成熟的技術,滇南特種車輛廠在傳動系統方面的研製工作,進展得很順利,拿廠長蔡晨偉的話說:
“造一個750千瓦發動機的車,滇南特種車輛廠估計很困難,但研製一款保證基本機動性的75千瓦動力的輔助動力車輛,滇南廠還是不在話下的!”
其實並不止滇南特種車輛廠,負責52倍口徑155火炮配套彈藥研製的桂南精密機械製造廠進展也很順利,由於楊立民在離開萬山廠之前,已經將盧嘉棟提出的棗核型榴彈的空氣動力學計算完成。
並據此將盧嘉棟的初始方案進行了完善,並加裝了用於飛行控制和穩定的定心片裝置,所以以胡慶華為首的彈藥研製小組在桂南廠的配合下,研製進度推進得很快。
不僅如此桂南廠憑借自身雄厚的技術儲備、優秀而又熟練的工人隊伍在大量高精密機床的支援下,很快便將棗核型榴彈核心部件也是最難加工的彈體定心片的製造工藝攻克,使得攔在新式52倍口徑155榴彈炮配套彈藥生産製造上的最後一道攔阻牆被打破,也使得真個配套彈藥分系統,先於整個炮火專案進入檢驗性實際測試階段!
與此同時負責火炮身管加工和整體組裝的萬山廠,也完成了新裝置的安裝和除錯工作,廠內職工對於新裝置的熟練和掌握程度也達到了一個新水平,同時為了增加萬山廠的火炮製造經驗和水平,在盧嘉棟的協調和總參裝備部、g軍區的安排下。
萬山廠開始有計劃的對部隊老舊的65式152火炮進行了維修和保養,併成功利用身管自緊裝置、大型臥室鏜孔機床、大型火炮拉線機以及新式內堂鍍鉻裝置等機械裝置。
加工了兩根152炮管,並對其中兩門炮管已經嚴重老化的火炮進行了更換,經測試這兩門更換新炮管的火炮在各項指標上均達到新炮的水平,得到這個結果後萬山廠上下無不歡欣鼓舞,為之振奮,一個個都摩拳擦掌等待著新式火炮的正式加工生産!
可以說各廠的聯合研製這種模式煥發出極強的優勢,各子系統都是配合研製廠的優勢專案,他們無論是生産經驗還是研製人員都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再配合各研究所的相關專家的協助和指導,各廠的研製進度都大大超出規定的預期,這讓擔任火炮領導小組組長的王傳琛都不由得驚嘆,直呼等新式火炮研製完成後要把盧嘉棟這套研究所和配套廠結合——平行推進研製的模式在軍工科研製造領域推廣下去!
不過這個模式雖好,但卻有著相當的隱憂,那就是各廠所生産的零部件要互相配套,對於這一點,盧嘉棟也是下了大力氣,要求各廠嚴格執行他所創立的《軍工質量認證管理體系》的同時,積極推動軍工産業標準化發展,對火炮各部件大到身管,小到一顆螺絲釘上的螺紋數量都做了嚴格的規定。
要求聯合研製單位嚴格按照標準化生産,不得超出規定範圍,同時為了落實質量體系和軍工標準化,在盧嘉棟建議下,王傳琛組建了以軍代表陸維軍為組長的産品質量督查組,定期到各廠進行檢查,就這樣經過多管齊下的管理和制度最佳化,聯合研製朝著更加合理的方向積極推進!
當然作為新式火炮的總設計師,盧嘉棟在其中始終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更快速推進火炮的研製,連續幾個月下來,盧嘉棟一直就像一個停不下來的陀螺一般忙碌異常,他不但要把控新式火炮的總體方向,更要往來於各廠之間,實地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和研製當中遇到的各種突發事件,有時遇到新問題即使是大半夜也要頂著燈光連夜佈置解決方案。
如此這般幾個月下來,盧嘉棟整整瘦了兩圈兒,而各項進展也出奇的順利,就這樣萬山廠利用湘南特鋼廠提供的新式炮鋼,加工製造了第一門52倍口徑155樣炮,此時這門沒有安裝炮架的樣炮正靜靜的擺放在g軍區裝備測試大隊的測試場上,準備接受第二天身管耐力檢測,這如同新式火炮的期中大考,而身在g裝備測試大隊營房內準備明日參考的盧嘉棟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試炮就在明天,但願能及格!”
望著窗外浩瀚的星空,已經眼眶有些凹陷的盧嘉棟,靜靜的吐了口輕盈的煙霧,但思緒卻久久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