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嘉棟知道劉浩田說的很對,新式火炮專案不同於之前其他的任何武器研製專案,那是一款完完全全的新式重型裝備,在這種軍工産品和在研專案大幅削減的背景下,這樣的重型裝備審核慢也是在情理之中。
當然行動式火箭筒的申報也並不會異常順利,不過正如劉浩田所說,這款簡便實用的武器裝備定會得到軍方的大力支援,再加上盧嘉棟常用的申報套路,這款行動式火箭筒的立項速度必然會快上很多!
“小盧,老班長說的很正確,到底行不行,你到是給個痛快話!”見盧嘉棟半天沒說話,急性子的郭青山不免有些不耐煩,而坐在他對面的吳天明此時也開口勸道:
“是呀,嘉棟!我知道萬山廠的技術能力還是很強的,你可以把其他專案分給別人去完成,這款行動式火箭筒可是全軍急需的裝備呀,既然你提出來了,怎麼也得把它實現了不是?”
聽了在座幾人的話,盧嘉棟知道這個行動式火箭筒的專案是推脫不掉了,之所以沒有急著表態,主要是因為他心裡依然放不下新式火炮這個他一直傾力推動的專案,不過盧嘉棟也細細的權衡了一下,新式火炮確實沒有一蹴而就的可能。
與其苦等火炮的審批,還不如利用有限的時間完成行動式火箭筒的研製,而且自己還可以透過這項研製,繼續為火炮的立項及後續的研發積蓄有力的資源,想到這裡,盧嘉棟臉上露出淡淡的微笑,說話的語氣更是堅定而有力:
“既然是部隊急需的裝備,那我必將全力以赴,別的也不多說,我全聽組織安排!”
“這才對嘛!”聽了盧嘉棟這句話,郭青山帶著滿意的笑容拍了拍盧嘉棟的肩膀:“這才是上過戰場的人該說的話!”
說著,郭青山將身子轉到劉浩田一邊:“老班長,這回我可把小盧留下了,你可別捨不得!”
“你這話說得可真是有問題!”聽了郭青山的話,劉浩田不由得白了他一眼:“如果小盧把行動式火箭筒研製出來,那還是我們桂溪軍工的光榮呢,再說小盧完成任務後,還能給我們桂溪軍工帶回幾個人才的話,我還要感謝老郭你呢!”
聽了劉浩田的話,郭青山不由得放聲大笑,而在座的其他人也隨即欣喜的笑起來,眨眼的功夫整個屋子都沉浸在爽朗的笑聲當中……
就這樣,盧嘉棟在將陳子玥送到學校後,並沒有立刻返回萬山廠,而是留到了羊城,開始展開各項研製行動式火箭筒的籌備工作,為此g軍區專門向萬山廠和桂溪省國防科工廳發去的有關盧嘉棟的借調函,對於g軍區的借調無論是桂溪省國防科工廳還是萬山廠都很快給與批示和答複,由此盧嘉棟的人事關系被暫時調到了g軍區,辦公地點臨時設在g軍區招待所!
和盧嘉棟預料的一樣,有關行動式火箭筒的立項申報工作也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哪怕是g軍區牽頭也是如此,為此總參裝備部和國防科工委不止一次的來到g軍區實地聽取有關行動式火箭筒情況的可能性彙報。
而作為這款裝備的積極推動的g軍區的副參謀長郭青山為了促成這款裝備的立項,更是北京羊城來回跑,最後甚至都驚動了離職休養的總指首長,在瞭解情況後總指首長就此事專門向高層寫信,建議盡快立項上馬行動式火箭筒。
當然,總參裝備部和國防科工委對新式行動式火箭筒也極為重視,除了前往g軍區聽取相關彙報外,兩部門還成立幾個調研小組,深入各軍區實地瞭解新式行動式火箭筒的實際需求和應用前景。
得到的反饋也是積極正面的,尤其是北方的重灌軍在聽說有這樣一款人人都可以攜帶的行動式火箭筒時,都顯示出極大的列裝意願,而就在這時,正是基於以上種種因素,總參裝備部和國防科工委經高層同意,最終下發了有關行動式火箭筒的技戰術指標及研製任務書,不過介於中越前線的緊張局勢,研製任務中規定行動式火箭筒務必在80年春節前完成樣品研製!
雖然整個研製可謂時間緊任務重,但畢竟行動式火箭筒的研製工作正式步入正軌,而作為牽頭單位的g軍區更是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以軍區參謀長為組長的行動式火箭筒工作領導小組。
副參謀長郭青山任常務副組長,具體負責整個專案的組織協調工作,盧嘉棟擔任副組長兼總設計師,主抓行動式火箭筒的具體研製工作,而研製團隊的其他成員,在接到上級的調令後紛紛收拾行囊,向研製大本營g軍區招待所進發……
“小盧,今天材料研究所的研究員秦景斌已經到了,你見過了嗎?”在g軍區招待所一處僻靜的小閣樓上,盧嘉棟聽了坐在對面郭青山的話後,腦海中即刻浮現出那位年過四十,中等身材,帶著黑框眼鏡的中年知識分子形象:
“已經見過秦研究員了,看得出來他是個做實事的人!”
“恩!”盧嘉棟話音剛落,郭青山不由得點點頭:“這個研製隊伍可都是各領域的專家,說是精兵強將也毫不誇張呀!”
“郭參謀長說的沒錯!”聽了郭青山的話,盧嘉棟也表示贊同,可緊接著卻想起了一件事,然後對著正在吸煙的郭青山問道:
“目前人員該來的都已經來了,可最重要的火箭專家趙如松,趙教授怎麼還沒到?”
盧嘉棟不提這個人還好,一提趙如松這三個字,坐在對面的郭青山不由得狠狠抽了幾口煙,一雙濃重的眉毛更是深深皺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