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機制建立的基礎就是強有力的需求,咱們都知道任何新産品、新裝備的研製,都有著他內在的需求在裡面,人們也是因為有需求才會不斷的發展和進步,進而會有意識的進行創新!
別的不說,就拿剛剛說的行動式火箭筒為例,如果要做到發射筒輕便,筒體材料最好選用玻璃鋼,而國內玻璃鋼不但技術落後而且産能很低,如果我們要研製新式火箭筒必然要引進更先進的玻璃鋼技術。
但這種技術的引進會不會沖擊我國現有的玻璃鋼的技術研製呢?我覺得應該不會,因為我們有行動式火箭筒這個現實的需求,要知道行動式火箭筒是打完即扔的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
所以可以預見未來這款行動式火箭筒的裝備數量必然很大,況且咱們目前已經放開對外軍售,類似行動式火箭筒這種輕兵器在對外軍售中並不受到限制,如果我們按照既定的方針和技戰術指標完成研製,這款火箭筒的效能定會吸引眾多潛在裝備國的關注。
到那時所需的數量更是成倍增加!我們可以試想下如此一來,玻璃鋼的需求量定然會成幾何數字提高,如果國家再在這個基礎上,扶持相關研究,內外動力一結合,必然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進技術,利用數量需求推動産能提高,再透過産能基礎擴大創新……”聽了盧嘉棟這番話,劉浩田嘴唇輕啟,口中不由自主的喃喃說著,可說著說著他的目光中閃出異樣的神采,進而抬起頭看著面前的盧嘉棟,臉上更是露出抑制不住的興奮:
“小盧,你這哪裡是在研製行動式火箭筒,簡直就是在推動産業的發展嘛!”
“劉主任說的不錯!”劉浩田話音剛落,盧嘉棟便將他的話頭接過來繼續說道:
“咱們軍工要進步,要發展,從長遠來看不可能單打獨鬥,更不能閉門造車,咱們要依託整個國家的工業基礎,也要學習世界先進的經驗和技術,用著學來的技術推動整個國家工業的進步,只有這樣,咱們的軍工才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
更何況咱們有著良好的工業基礎,還有數量龐大且素質一流的科研隊伍,如果我們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我相信依靠咱們中國人獨有的智慧,總有一天咱們會爬到巨人的頭頂,站到比他還高的位置!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我相信憑藉著咱們骨子裡那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咱們定會讓整個軍工行業上演一幕華麗麗的産業升級大戲!”
“好!真是太好了!”盧嘉棟話音剛落,劉浩田的臉上便閃出異於常人的激動,連說話的語氣都有些顫抖:
“以軍工發展,推動整個國家工業進步,再以國家進步反哺軍工發展,小盧,你這個思路很好,非常好,簡直可以上升到咱們軍工系統的整體戰略了!”
“我看那,上升到國家戰略都不為過!”劉浩田剛說完,坐在一旁的郭青山便帶著興奮的笑容,看著面前的盧嘉棟:
“記得魯迅曾經寫過一篇《拿來主義》,可今天聽了小盧這番話,我覺得他把魯迅的拿來主義升華了,將其作為促進國家發展,技術進步和不斷創新的助推器和催化劑,如此一來,小盧這個拿來主義可以稱之為新拿來主義了!”
聽了郭青山的話,劉浩田帶著滿臉的笑容,贊同的點著頭:“沒錯,沒錯,沒想到老郭你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呀,都能說起魯迅來了,不過說的確實不錯,小盧這個就是新拿來主義!”
就這樣,幾個人就新拿來主義說了一陣後,便再次就行動式火箭筒的具體立項情況、經費保障以及申報方式進行了詳細的討論,在這方面盧嘉棟的經驗可謂十分豐富。
畢竟他在萬山廠所研製的各項武器裝備的申請立項都是他在背後幫著出謀劃策的,各種規避和繞杆可謂是輕車熟路,以至於在場的人除了曾在萬山廠擔任過軍代表的吳天明以外,所有人都被盧嘉棟這種看似出格,實則又在框架之內的做法聽得一愣一愣的。
“所以如果要立項,最好是以改進62破的名義申請,當然了這種集合程度高,又涉及材料學的裝備專案,不可能像槍械一樣的輕武器由軍工廠或科研院所獨立完成,所以牽頭單位一定要有分量……”
就在盧嘉棟對立項申請問題向在座的幾人進行著詳盡的介紹時,劉浩田的一隻手不經意間碰了下身旁的郭青山,郭青山不由得將頭向劉浩田一側靠了靠,就在這時,劉浩田一陣細小的耳語,在郭青山的耳畔輕聲響起,還沒等聽完,郭青山便向劉浩田輕輕的回了句:
“不瞞老班長,我也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