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如此,盧嘉棟設計起來毫不費力,畢竟這款引信的設計圖就如同燒錄在他的腦海中一樣,很快引信的保險、連線杆、發藥盒、定位銷等關鍵部件的草圖就被盧嘉棟畫出來,並且盧嘉棟還在引信裡加裝了一個類似鐘表的延時自毀裝置,延遲時間大約15到20秒,當然,詳細的設計圖盧嘉棟是不會去畫的,所以這項艱苦卓絕的任務便交給了楊立民以及其他幾名繪圖員。
這種引信在設計上並不是難事,畢竟碰炸原理就那麼幾種,只要計算好鏜壓和彈丸在空氣中的阻力引數,設定好引信保險的可以了,至於設計圖那就更不用說了,所有資料都被盧嘉棟列出來,只要拿著尺子和鉛筆畫就行。
如果要說難,那隻能難在生産加工上,引信中十多個連杆、彈簧、保險球、擊針等機械部件要集中在只有直徑二十多毫米的空間裡,不僅如此,裡面還要安裝傳火藥、自炸藥和火藥,所以引信中的部件不僅微小而且相當精密,甚至比高效能機械手錶還精密,加工難度相當高!
所以當盧嘉棟把設計圖的事情丟給楊立民後,便一頭紮進車間,利用桂南廠的兩臺高精度鏜銑機,開始對車間內的職工進行培訓,當然最先學會的就是陳子豪和劉偉了,雖然王勝和羅章在機械上高了些小動作,但在大體的操作方面還是教了很多東西,唯一欠缺的就是高精度光學裝置的調控和加工。
在這方面,盧嘉棟只演示了幾遍,陳子豪和劉偉便全部掌握了,就這樣以陳子豪和劉偉為技術種子,開始分次分批的培養廠內年輕的機床工,不到一個星期,軍工車間內便有十幾個掌握精密機床操作的工人。
就這樣忙忙碌碌將近一個月,到9月底的時候,楊立民將引信的設計圖全部完成,就這麼個小小的引信就畫了幾百頁的設計稿,這還是盧嘉棟標了成熟的資料,要不然加上試驗搞,估計得比這多好幾倍。
當盧嘉棟接過楊立民的設計圖後,也沒來得及向他道聲辛苦,便匆匆忙忙的趕到車間,把陳子豪和劉偉和其他十幾名技術熟練的精密機床工召集過來,指著那一摞厚厚的設計圖道:
“現在設計圖已經出來了,剩下就是咱們加工的事情了!”說著盧嘉棟拿出一份引信連線杆的設計圖繼續說道:
“我先加工幾個部件,你們看下,有不懂的就盡快提出來!”
說著,盧嘉棟就拿著設計圖朝精密機床走去,可是還沒等他邁開步子,就被劉偉攔了下來:
“盧科長!”和盧嘉棟年齡差不多的人,私下裡基本都叫盧嘉棟本名或嘉棟,只有劉偉始終叫盧嘉棟職務,這並不是他與盧嘉棟關系生分,而是出於尊重的表現:“你還是讓我先來吧!”
“你?”盧嘉棟有些遲疑,可是還沒等盧嘉棟繼續說話,劉偉便帶著一臉憨厚的笑容說道:
“咱們這些人都被盧科長你培訓一個多月了,即使設計圖沒到手,這些零件的尺寸模樣我們也記得八九不離十,再說盧科長你這些日子為了槍掛榴彈發射器也是日夜奔走,辛苦異常,也該歇歇了,所以這種加工的事情還是讓我們來吧!”
“是呀,嘉棟!”劉偉話音剛落,陳子豪便接過話頭:“你這些日子真是太累了,是該休息休息,再說,我們都是你手把手教出來的,你有什麼不放心的!”
聽了陳子豪和劉偉的話,盧嘉棟不禁猶豫了一下,也許是因為太著急的緣故,畢竟距離那場自衛反擊戰只有三四個月的時間了。但緊接著又釋懷,他們兩個說得沒錯,自己在車間裡都教快一個月了,各種注意事項都說了無數遍,這十幾名工人早就成為技術能手,自己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想到這裡,盧嘉棟臉上露出幾許欣慰的笑容,把圖紙往劉偉手裡一塞:“好吧,就聽你們的,我就在這等你們的好訊息!”
陳子豪、劉偉見盧嘉棟放手讓他們去做,一個個都很高興,無不摩拳擦掌,就這樣,盧嘉棟搬了把椅子坐在精密機床附近,劉偉和陳子豪每人操作一臺機器,隨著電動開關按下,精密機床開始轉動,緊接著一個個連杆、保險球、彈簧片和擊針被加工出來。
車間內其他工人也同時把引信的外殼,風帽、風流空加工好,裝配線的工人們小心翼翼的將加工好的零部件裝進引信外殼內,一款35榴彈的碰炸引信就此完成。封裝機將引信封裝。
當興奮的人群拿著剛剛組裝好的引信來到盧嘉棟面前時,剛才興奮的歡笑和無盡的話語瞬間戛然而止,因為勞累許久的盧嘉棟已經在精密機床附近的椅子上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