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嘉棟作為軍工領域的專家當然清楚這種廣泛應用於軍工生産領域的應有力學計算方法,所以當喬俊峰話音剛落,他便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刷刷點點,畫出幾個幾何圖形和數學模型:
“只要設出幾個數值,然後帶到這個矩陣中,就可以計算出一個不同數值,然後運用這個數學模型,就能看出所設數值是否合理,有了這種方法,就可以大大減少實物實驗量,把成本和風險降到最低!”
盧嘉棟一邊說著,一邊看著楊立民,他早已把筆記本捧在手上,眼睛盯著盧嘉棟黑板上的數學模型,手中的鋼筆在本子上上下翻飛,生怕記錯一個數字,雖然此時的楊立民與其他人沒什麼不同。
但在盧嘉棟眼裡,這位頭發花白的老者好似在刻意隱瞞著什麼,這從剛才他聽到有限元分析後的反映就能看出一二,即便盧嘉棟心中有疑問,但也沒有當著這麼多人面去追問楊立民,只是覺得這位老者應該不簡單,其他的也沒多想,便繼續說道:
“只不過這個模型的計算量比較大,可惜咱們沒有計算機,不然的話……”
“用不著計算機!”沒等盧嘉棟說完,楊立民便將記好的本子合起來:“小盧提出的這個計算方法已經大大降低了計算和試驗量,這些東西並不算什麼,我想我應該能夠進行計算!”
“你想人工計算?”盧嘉棟有些吃驚。
楊立民點點頭:“你的這個方法很獨特,我從沒見過,正好趁著這次計算好好學習學習!”
陳震很瞭解楊立民,知道他是鐵了心要去做,這才出來跟盧嘉棟說:“小盧,你就依著老楊吧,他想做的事,你想攔都攔不住!”
“那好吧,就辛苦楊師傅了,等新槍研製成功,楊師傅你就是大功臣!”
“你才是大功臣,沒有小盧你這個方法,咱們還不知道要走多少彎路,這個計算方法在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在咱們桂溪省絕對是領先,對新槍研製來講簡直就是倍增器!”楊立民是發自內心的佩服盧嘉棟,所以平日裡惜字如金的他才如此滔滔不絕的誇贊盧嘉棟。
在楊立民的帶動起,其他人也都向盧嘉棟伸出大拇哥,這讓盧嘉棟很是受寵若驚,在他看來無論是槍械理論還是有限元分析,都是很熟悉的東西,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所以面對眾人的誇贊,盧嘉棟摸了摸鼻子,笑著解釋道:
“沒什麼大不了的,無非是幾個過時的理論和應用數學題而已……”
可還沒等盧嘉棟把話說完,在場的幾個人有要暈倒的感覺,盧嘉棟覺得沒什麼,可是其他人卻覺得這都是寶貝,所以幾個人圍著盧嘉棟,強烈要求他把過于謙虛的壞習慣改掉。
在此之後,盧嘉棟畫了幾張槍械草圖,並設定幾個數值交給楊立民,讓他回去分別計算槍機執行距離、導氣活塞行程以及兩者結合的機匣尺寸,楊立民讓盧嘉棟給他一個星期時間,然後便急匆匆趕回家計算去了。
楊立民拿著草圖去計算,盧嘉棟也沒閑著,56沖的震動大,後坐力驚人,擊發時槍口跳動厲害,這些缺點要在新槍上得到解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在盧嘉棟是後世穿越而來的軍工專家,有著這個時候的人無可比擬的先知先覺優勢。
所以,盧嘉棟在新槍研製中參照後世在部隊裡廣受好評的811,這款槍在解決56沖這三大問題所運用的方法,被盧嘉棟毫無顧忌的搬過來,比如為瞭解決擊發時槍口跳動問題,盧嘉棟將新槍的導氣管與槍管之間的距離縮短。
為瞭解決震動和後坐力的問題,盧嘉棟在新槍上摒棄56沖上的長行程導氣活塞,而是採用短行程導氣活塞,至於機匣後側帶動槍擊執行的彈簧,則是利用導氣活塞的慣性,進行帶動。
除此之外,新槍的機匣也比56沖的機匣要長,主要是增加槍擊運動距離,抵消和釋放一部分後坐力,同時在槍託內部增加襯墊和助力彈簧,進一步削減後坐力對射手的影響。
雖然盧嘉棟知道其中的原理和構造,但各個部件的具體數值和咬合比例他並不清楚,這主要是因為盧嘉棟在後世主抓的軍工專案不是航母就是反艦彈道導彈,槍械之類的輕武器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只是偶爾透過資料瞭解些槍械構造,至於部件具體的數值根本記不清。
所以,盧嘉棟在對每個細節進行具體設計時,都會依照記憶,列出幾組相近的資料,然後送到楊利民那兒進行計算,如此一來,楊立民的進度被盧嘉棟拖後,不過他並沒有任何怨言,接到資料後二話不說,抓起算盤,拿起草稿紙就算起來。
不知不覺一個月過去了,經過一系列綜合方法,新槍的後坐力比56沖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沒等盧嘉棟為此高興太久,軍工車間的劉偉就匆匆跑過來找他,沒等把話說完,盧嘉棟趕緊把手頭上的東西放下,朝著軍工車間狂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