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在平等友好的氣氛下,萬山廠跟調研組達成了技術換裝置的協議,雙方可謂皆大歡喜,不過也有人很煞風景,比如黃志國,不過他的煞風景也沒持續多長時間,就被李銘和劉浩田叫過去進行單獨談話。
等談話結束後,就再也沒有見到黃志國的身影,有人說他沒臉在呆在萬山廠,也有人說他被兩位領導罵慘了,但不管怎麼樣這位黃副廠長耷拉著腦袋灰溜溜的回紅星廠去了。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各廠的清單陸續送到萬山廠,省廳關於萬山廠與各廠技術交換物品的批示也下來了,鄭永波和高興華剛剛回到萬山廠,屁股還沒坐熱,就各自帶著批示和清單前往其他軍工廠拉裝置去了。
當一輛輛滿載機械裝置和省內各地知名土特産的老解放開入萬山廠區時,整個萬山廠沸騰了:
廠裡的老師傅們興奮的圍著一臺臺機械裝置轉個不停,那眼神就如同進了洞房看自己的新媳婦一般,時不時幾個人聚在一起,討論討論這臺機械怎麼修,那臺機械怎麼用,忙得不亦樂乎。
廠裡的文職人員也都發動起來,無論是繪圖的、搞技術的還是後勤的,全都拿著筆記本一齊上陣,對這些進廠的物資進行統計。
如果說廠裡的老師傅們的興奮還有些含蓄的話,那麼廠區裡的孩子們就已經陷入瘋狂了,桂南的芋頭、桂西的沙糖桔、桂東的沙田柚、桂海的蝦仁魚幹,每一樣都是平時難見的好東西,如今一車車的開進廠區,等待多時的孩子們無不蜂擁而上,一邊啃著可口的柚子,一邊吃著爽甜的沙糖桔載歌載舞,笑聲不斷。
當然家長不會讓這幫熊孩子玩瘋,於是乎分配現場的訓斥和管教聲不絕於耳,但仔細聽來卻大體一致:
“你們別總想著吃,學學人家盧嘉棟,以後多學習些知識,將來也跟他一樣,給廠子掙這麼多東西!”
“呵呵,小盧,廠裡很久都沒這麼熱鬧了!”廠長鄭永波指著熱鬧的人群,笑著跟旁邊的盧嘉棟說道:
“這次多虧了你,要不然咱們廠這些老裝置還不知道用到什麼時候!”
“廠長,您別這樣說,當時您不在,我也是自作主張提出這個想法,您別……”
“唉!”鄭永波皺著眉頭把盧嘉棟的話打斷:“沒什麼大不了的,你用兩項技術換了這麼多的東西,比我藏著掖著可強多了!”
“是呀!”一旁的書記高興華也不由得說道:“你看,那臺的槍管冷鍛機機,聽說是前些年運用特殊渠道從奧地利進口的,還都是新的,就是因為不懂使用就鎖到倉庫裡報廢了,真是太浪費!”
“怎麼樣?小盧,這些機械你搞的定嗎?”鄭永波指著那臺奧地利造槍管冷鍛機問著盧嘉棟。
盧嘉棟摸了摸鼻子:“應該沒問題!”
“哈哈,就知道小盧你有這本事!”說完鄭永波便轉過一邊去,沖著正在拿著筆記本進行統計的楊立民喊道:
“老楊,統計得怎麼樣了!”
“差不多了!”大冷的天楊立民累得一身的汗,邊擦汗邊拿著筆記本跟鄭永波和高興華彙報道:
“這次咱們廠收獲不小,各類機械裝置200餘套,我問了李德順李師傅,超半數都能維修,再加上六卡車的土特産,總價值超過100萬!”
“100萬?”聽了楊立民的話,鄭永波和高興華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別說是他們,就是作為統計員的楊立民都感到很震撼,反反複複核查多次,才敢相信這個數字,但盧嘉棟並沒有感到意外,而是笑著跟鄭永波和高興華解釋道:
“別的不說,就拿那臺奧地利造的槍管冷鍛機來說,當時引進就差不多要20萬,還有火炮拉線機、中等口徑鏜鑽機以及這麼多土特産,100萬的價值都是保守估計!”
“這麼說咱們用這麼幾百頁紙就換了超過100萬的東西?這麼算下來,每一張紙都堪比黃金?”鄭永波聲音有些沙啞。
盧嘉棟微微一笑:“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