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慧嘆了口氣。
她不認為自己錯了,但她為此感到很難過。
“姑娘,都是陳大鷹的錯,不關陳淑慧的事。人們的善良只是為了我們好。有什麼問題嗎?”馬阿姨建議。
馬秋萍低下頭,擦了擦眼淚,說:“我都知道了。我只是一時控制不住自己。”
她知道一切。她也知道陳淑慧不應該受到責備。但陳大鷹總是提到它。如果不是陳淑慧,他永遠不會選擇她。
她有點被洗腦了。
“剛才那個小男孩是誰?”馬秋萍突然問。
“這是我的第四個兒子。”陳淑慧道。
馬秋萍愣了一下,但想想還是對的。陳淑慧出現在這裡,小男孩只能是她的兒子。
她失去了大部分的怨恨。
“謝謝他。”秋萍說。
她多次想用剪刀把陳大鷹的惡根剪斷,但她都不敢。現在終於有人替她意識到了這一點。
我真的很感激!
“你對未來有什麼想法?”你還和陳大鷹住在一起嗎?”陳淑慧問。
這個問題讓在場的母女倆目瞪口呆。
這是個問題嗎?
有這樣的問題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嗎?
他們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這種可能性。
如果我不和陳大鷹住在一起,我能做什麼?
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地出生,他們的根又在這裡,離開了?沒有土地我怎麼活?孩子們怎麼辦?
88年過去了,改革的春風雖然吹遍了大地,但還沒有吹進山屯的山谷。
最大的變化是賣山產品,賣瓜子發財。
楊大嬸和馬秋萍直接看著陳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