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生的名字,激起了林心語的好奇心。自陳志民治好了媽媽的腿傷,林心語的腦海裡就萌生了一種飄忽不定的朦朧意識,此刻,這種意識刺激了她的好奇心。
林心語繼續下翻,是陳志民的日記,有很多是用詩的形式寫成。日記裡記載了與程雨荷的浪謾時光,失戀的痛苦和彷徨;寄託了對程雨荷深深的思念和祝福。看著,看著,林心語不知是同情陳志民的命運,還是希望與陳志民的開始,眼眶潮濕了,心裡堅定起了困擾了自己很久的信心。
教室裡搬桌凳的響聲,驚醒了沉思的林心語,急忙將陳志民的日記本藏好,走出房來,與林杏、張豔一起拼桌成鋪,而後拉著李冬梅進房歇息。
燈熄了,林心語的思緒卻奔騰不息。陳志民在遭受失戀、被人誣告的重大挫折下,快一個學期的相處中,並沒有發現他有點精神萎靡的痕跡,性格大方、開朗,對學生,關懷備至;尤其是他前幾天寫的詩,昂揚著人生積極向上的拼搏進取的精神。給媽媽治傷,他不收取藥費;用自已辛勤的勞動所得,買灶為學生驅寒;把暖暖的被窩讓給人家,自己卻去擠鋪。柳下惠披衣暖婦,坐懷不亂”,以致千古傳頌,而這樣一個品德高尚之人,卻又命運多舛?二十六了竟還沒處物件,孑身一人,做為學生,能為他分些擔什麼?做為女子,卻慶幸有緣遇上了如此品、才兼優之士,她深深地被陳志民迷住了。他未婚,我沒嫁,何不想法試試。
辛如萍,一個陌生的女子名字,突然跳進了林心語的腦海,辛如萍是誰?她與陳老師什麼關系?也許她已捷足先登,我豈不是自作多情?思考著,反複著,林心語久久不能入睡。
晨讀課,林心語深知陳志民從不與女生在房間談話,把陳志民叫到了走廊。
“陳老師,有句詩我不理解,請你講給我聽。”
“什麼詩,你說。”
“韋陀馱君才思湧,龍門欽點一滴紅。”
“這是辛如萍借錢給我去一中複習時的留言。韋陀是佛的護法神。韋陀一詞,來源於南印度梵語的音譯,是知識、智慧的意思,因此,中國古代的讀書人,常常供奉韋陀菩薩。韋陀馱君才思湧,從字面上看,是在韋陀菩薩的保佑、庇護下,一定大長知識,猛增智慧。菩薩的庇護不可信,她是希望我刻苦努力,透過複習,增長知識。
龍門,過去把士子考取了功名,士子走上了仕途,百姓穿上了官服,叫做鯉魚跳龍門。古代的科舉考試,經過層層的篩考,最後進入皇帝主持的殿試。皇帝用朱筆圈點,錄取三甲,叫做欽點。第一甲三名,依次排名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幹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幹名,賜同進士出身,所以叫一點紅。為不與欽點的點字重複,就用了滴。人們畫鯉魚跳龍門時,總在鯉魚的頭上點上一個紅點。這一句是鼓勵我考一個好的學校。明白了嗎,進教室學習。”
“陳老師,我還有問題。”林心語欲言又止,面帶羞紅。
“我己解釋得那麼詳細,還有什麼問題?”
林心語壯著膽子,”辛如萍是您的戀人嗎?”
“你不經我的同意,偷看我的日記,為不影響你的學習,我沒有責怪你。但你一個學生,老是打聽老師的私人生活,我就得批評你,也不會告訴你。你來複習,就得刻苦學習,考個好學校,才是你的目標。可不能辜負了你一家人對你的期望!”
“我高中畢業已經兩年多,已不是學生,我是社會青年。”林心語還待辯說,陳志民已走進了教室。
期末工作結束,陳志民到總務室結算了代課工資,趕到公社企業辦,按來時的約定,將每月的二十元交給了企業辦。企業辦主任對陳志民說:”寒假的這一個月,你沒在學校代課,就得到企業辦上滿二十四個班,不過,春節放假的幾天,可抵上班時間。不去上班,不僅這一個月的工分沒有,還得倒扣一個月。你是去還是不去?”
“我當然去。”
“那你就去公社煤廠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