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一中門口,陳志民意外地碰到了原來高中時的語文老師農播。陳志民說明瞭自己的意向,農播老師盛是歡喜,連連贊嘆陳志民有理想,有志氣,深為這個過去勤奮好學的學生的拼搏精神所感動。一般的人退伍回來就忙著結婚生子,他年紀這麼大了,還來複習參考,憑這一點,就是一個了不起的青年。
農播老師把陳志民帶到文科班班主任龍老師那裡。龍老師眉毛一皺,”農老師,你教著我班的語文,後天就要篩考了,這時候了還帶個年令這麼大的學生來,影響了升學率,你不是有意砸我倆的招牌嗎?”
農老師反複向龍老師解說了陳志民的情況,龍老師向陳志民索要去年的錄取通知書。陳志民從肩上取下行李,從挎包裡辛如萍送的一本精美的筆記本裡,取出了去年的錄取通知書。
龍老師接過看了,臉色由陰轉晴,高興地說:“農老師,恕我剛才失言!起點這麼高的學生,我接。”然後對陳志民說:”過來報名。”
陳志民有點擔心地問:“我今年冬天就二十六了,能不能小填點?”
“你當大家都是民警,查戶口啊?你這麼好的成績,再小填幾歲。”
農老師帶陳志民到學校辦了註冊手續,交了十七元錢的學費,就只剩下三元錢。已經沒有了錢在學校寄宿,這兩個月去哪吃,去哪住?陳志民又犯了難。去大姐家,大姐在廠裡才分了一間房,一家五口本已擁擠不堪。去三姐家,去年老爸借錢時捱了她媽的一頓臭罵,況且也沒有多餘的房間。陳志民本就心有餘悸,但是已經來了,不得已還得去試試。陳志民在去大姐與三姐家之間的路上,徘徊了兩、三圈,最後還是做了決定。
陳志民懷著忐忑的心,來到三姐家。姐姐姐夫自然高心,很是支援。
姐夫立即去找他的老媽,“媽,我阿舅去年本已考上,因為是走讀,放棄了沒有去。現在立志複習高考,來我這住二個月,您不反對吧?”
聽說陳志民去年就已經考上,也許是縣城文化的影響,老媽的態度迥然不同。“年輕人有志氣是好事,你就讓他住閣樓吧。”
縣城文化的影響,讓人們羨才,愛才,惜才。姐夫的鄰居聽說了,忙走過來熱情地說:“你家的閣樓低矮,好熱的。我家的廂房,有床有書桌,不過堆了些廢棄的物品。如果阿舅不嫌棄,就讓他到我那裡住吧。”
”這等好事還去哪裡找?我弟這一來,也給你們一家添麻煩了。真是太謝謝你們了!“陳志民的三姐連聲不斷地向鄰居道謝。
姐夫幫陳志民打掃了房間,安放了被褥。陳志民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電燈下看書比煤油燈方便多了,陳志民十二點了還沒熄燈。晚上讀書要用電,姐夫請來了電工,從自家的電表接了線到廂房。
篩考很快就看完了卷,陳志民雖然數學考得很慘,只有十多分,但總成績在全班是第二名,這讓授課的老師及全班的同學,對這個青絲裡過早地摻雜著白發、埋頭讀書,不輕易說話的”學生老頭”刮目相看。
複習時,陳志民感到最棘手的是數學,六年的公式定理那麼多,前面的基礎沒有墊好,怎麼去蓋上面的樓房?老師在黑板上講函式方程、引數方程,陳志民簡直不如看電影。授課教師給陳志民的評價是:嚴重跛腳。
高考在七月初舉行,考場嚴肅莊重,前後站著監考老師,嚴肅的神情讓人不寒而慄。三十人一個考室,單人單桌,桌距拉得很遠。有人想做點小動作,都難逃開監考老師的法眼,有幾個考生剛拿出早就準備的小紙條,就被監考老師提出了警告。
陳志民沒有準備小紙條,他也不依靠小紙條,他有他的戰術。試卷發下來了,他從頭做起,不會的、有疑問的他落下來,等有時間再作。會做的題,他先做分數多的,後做分數少的。萬一時間到了,落下個把填空或選擇題,分數也不太多。最要命的是數學,每個題都似曾相識,可就是進不了它的門。
考分出來了,陳志民數學只考了十四分,但總分還是超過了本科段的十二分。他放棄了他最羨慕的公安職業,根據秦校長的建議,填報了省師範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