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紅丘陵的燭光 > 引子

引子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某科學的觸手劍仙 劍靈她不想努力了 詭殺 神奇寶貝之銀翼凱 我的直播通古代 殘疾大佬的重生嬌妻 嫡女貴不可言 穿書之星際珍寶 我的隊友是藍人 我的便利店通異世 革命神 達摩末羅 庶女毒妃 我真是被送上來的 校園籃球爭霸 神妃系統:帝尊,硬要寵 傳奇之賊行天下 重生成前任叔叔的小嬌軟 [紅樓]當炮灰有了金手指 火影之千手夜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本書故事情節、人物經歷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赧水河,從南向北,給紅丘陵披上一條潔白的飄帶。穿山過峽,迤邐而來。在雙江口與夫荑河彙合,注入資江。然後滔滔向北,集齊湘省四水,把洞庭湖的肚皮撐成了八百裡的浩瀚。

赧水河與夫荑河夾雜著一列列紅色的丘陵,大小不一,高矮不等。丘陵上長滿了油茶樹。樹葉四季碧綠,樹下一片蔭涼。每到初冬,豔麗的陽光下,藍天白雲襯託著油茶樹披著的一層潔白的輕紗,一朵朵潔白如玉的茶花中,嵌鑲著閃爍金色光芒的蕊。蜜蜂蕊中釀蜜,蝴蝶樹下穿梭。紅丘陵的人們用勤勞和汗水描繪出一幅幅吸人眼球的油畫,作為回報,奉獻給哺育他們的大自然。

獅嶺就是矗立於其中的一列紅色的丘陵,綿延百十公裡,最高的海拔六百九十八米,獅嶺的前方有一紅色的丘陵,渾圓如球,當地人稱它為繡球山。依山形,人們把這裡稱為獅子滾繡球。獅嶺的東南方,有一圓錐形的山,高出獅嶺一百多米,遠遠看去,似一根旗杆插在赧水河與獅嶺之間,人們把它叫做旗杆山。

聽老人說,這裡是獅子滾繡球,又有旗杆採集天地之氣,佔天地風水,自明朝開始,代代出文人,地方誌上記載,進士,舉人,鄉貢及有名的詩人就有二十多人。近代,國家羸弱,外敵欺淩,這裡雖然貧窮,但也出了好幾個愛國詩人。著名的愛蓮學院,是從這紅丘陵走出的愛國詩人所創。被譽為南方抗大的塘田戰時講學院,也是這紅丘陵哺育出來的歷史學家、愛國詩人呂振羽建立並主講。

赧水和夫荑水堆積了紅丘陵,用她甘甜的哺育著兩岸數十萬紅丘陵的山民。數百年積澱的深厚的文化底蘊,把這裡的人們薰陶得善良、勤懇,好學、上進。

陳志民就是深受紅丘陵文化薰陶出來的好學上進的子民。他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出生在獅嶺山下的村莊裡,小時候,老人們講述這一帶詩人的故事時,他聽得入神入境,尤其對簡昌鱗主持廣東鄉試的故事,在他幼稚的腦海裡,連細節都記得清晰。

兒童們月下游戲時,他就模仿簡昌鱗,用一根竹杆,掛一片蒲扇,考問同齡的兒童。

五歲時,他隨哥哥姐姐去學校玩耍,竟沒讓父母知道,偷偷地在招考一年級新生的老師那裡報了名。老師考他十以內加減和十以內漢字,他不假思索地答出、認出,老師問他,這麼小為何就想讀書,他說他要考大學。這在那時連初中生都微乎其微的紅丘陵山村,無異於響起了一聲驚雷。老師們用驚奇的目光,看著眼前這個穿開襠褲的小男孩,伸出大拇指,誇贊他小小年紀,有志向,聰明好學,是可造的人才。老師請示校長,校長批準,破格招收這個不到學齡的兒童入校。

家裡兄弟姐妹眾多,拿不出學費,父親只同意比他大五歲的姐姐上學,好說歹說,把他拉離了學校。直到八歲,他才如願進了課堂。

一旦如願以償,他讀書近似瘋狂,早晨、下午看牛,手裡都捧著一本書。二、三年級時,課外就常常拿了哥哥、姐姐們讀過的書,囫圇吞棗地讀。不認識的字,就查字典,問老師。三年級時,學校高年級舉行千字文競賽,他報名參加,竟獲得了第一名。

小學五年級後的幾年裡,學校常常停課,陳志民十分沮喪,納悶,彷徨。幸好家裡有哥哥讀過的語文、歷史、地理課本,一個人坐在教室裡讀。後來,哥哥從就讀的縣一中,撿回了欲當作毒草燒掉的兩大擔書,放到離一中不遠的大姐家裡藏起,然後掖掖藏藏地帶回家。這下子,陳志民欣喜若狂,如饑似渴地沉迷於這一大堆書裡。看牛捧著書,吃飯也捧著書,就連上廁所,手裡也拿著一本書。人家問他,他答:“我要讀書,要考大學。“

這堆書裡,有古代四大名著、《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聊齋志異》,還有近代著名作家魯迅、郭沫若、沈從文、老舍、趙樹理的作品。那年春節,在城裡工作的大姐夫來拜年,他從姐夫那裡討要了二元錢,買了一支鋼筆和一個精緻的、當時很稀罕的筆記本。

陳志民讀書,與其他的同齡人不同,他把書中的名言警句、優美詞語、諺語、歇後語、優美的景物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分門別類地抄寫在他精緻的筆記本裡,時常拿出來翻看。

陳志民有一個堂叔,在他們那一輩,排行第九,因此,大家都叫他九爺。九爺是獅嶺最有學問的人。晚上,陳志民連書帶疑問,一起提到九爺家裡來。九爺十分欣賞陳志民的勤學好問,總是不厭其煩,循循善誘。

陳志民從這一大堆書裡,吸取了優質的文學養分,寫得一手好文章,這讓教師們對他刮目相看,同齡的學子們好奇、羨慕。

陳志民的初中是在大隊辦的農業中學渡過的。整個初中,沒有見到一本教材。那時學制縮短,初中學制兩年,既然是農業中學,農業基礎知識、會計基礎知識的教學,理所當然地擺在第一位。兩年的初中,陳志民懷裡揣了農業和會計常識,外帶數學教師用鋼板刻印的二元一次方程和勾股弦定理。

在公社辦的高中裡,陳志民遇到了從縣一中、二中下放的語文、數學和理化教師,陳志民心想,這兩年該學到不少東西了,於是,喜氣洋洋地整理書包,做好充分準備,抓緊這短暫的兩年,紮紮實實地學點東西。但無奈挑磚、挑瓦建學校,學校學農基地的勞作,差不多就佔了高中近一半的日程。更無奈的是從小學五年級起,數學就沒有好好學過,連不成文,數學老師推算三角函式的幾十個公式,簡直不如看電影。數學老師只好從一元二次方程、正弦、餘弦函式補起。老師的知識雖然淵博,但高中畢竟只有兩年的光陰,還沒等到拿畢業證書,陳志民就接到了入伍通知書,心中騰升起了那個年代當軍人的榮耀和豪情。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大宋踏莎行 星星會告訴你答案 三國的理想國 開局一個“碗” 狂妄太子:我不是儲君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