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輪值的衛士,俱擠在馬車上打盹。十名大個的弟子武裝起來,策馬護衛。沃淩也坐了馬車,倒不是沃淩盯不住,而是要帶著點點休息。
遠處山高林密,怪石嶙嶙,山路益發的難行。有時候小籮筐會帶著黑娃娃們幫助推車,費力但心裡踏實。山間常有小溪流,需要跋涉過河時,黑娃娃們不約而同地脫掉了皮鞋,珍重地揣在懷裡,這才幫助推車過河。
正午時分,隊伍進入桓州境內。
桓州是淥州轄地的邊界。從地圖上看,屬於後世本溪市所屬的桓仁滿族自治縣。這裡水系很發達。沸流水,也就是後世的富爾江,在此注入渾河。渾河東去,最終注入鴨淥江。
兩河流域內倒是頗有些沃野,種著水稻。不過,秧苗不能吃,田間操作的農夫農婦,仍是一臉的菜色。
李處能知道大致的行政區劃,細處也是不甚明瞭,只能含糊地說,“耕者無其田,佃於富家,租稅過其半。五口之家,十畝水田,交租之後所得不過五擔,實亦不足與餬口。”
“先生,為什麼耕者無其田,富家很多田?富家能吃那麼多嗎?要是分開來,大家不就都有的吃了嗎?”沃淩問出了一連串的問題。
其實沃淩一直沒明白過來,這些黑娃娃為什麼會挨餓?以及怎樣才能不會挨餓?貌似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呃……”李處能也是這麼認為的。這個問題不但大,還深,還複雜。不回答還好,回答之後,更多的問題就會接踵而至,終於被難住……
“任何王朝,財富都是一直向著富家聚集。而財富的主要形式就是土地。土地不斷的兼併,終於土崩瓦解。”阿布卡赫赫果然接了過去。
李處能居然暗暗地鬆了一口氣。馬上卻又是心底一悸——真的要土崩瓦解了嗎?
“這個問題能解決嗎?”沃淩果然沒讓李處能失望。弟子們也齊齊地看向了師父。甚至周邊的黑娃娃們。
李處能也看向了阿布卡赫赫,心底不無期待。等人回答問題,果然比搜腸刮肚好太多。
“上古時代且不論。兩漢分三國,魏後東西晉,南北朝歸隋,唐宋元……”於艮緊急閉嘴。嘴一敞,差點說了胡話。好在“元”字含糊,並未引發李處能的疑問。
“說的是朝代之始終,終在土地上。土地兼併,民不聊生,便有人揭竿而起。數十年戰亂之後,人口大量減少,土地就相對多了。新的朝代重新分配土地,人口繁衍,然後土地兼併,再次陷入迴圈。”於艮言簡意賅地講述了歷史的結論。
李處能沉吟半晌。阿布卡赫赫的說法,確實是新鮮,原來一切都可以歸於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可是,好像並未解答了沃淩提出的問題?沃淩問得輕巧,卻是歷史之問。從無先賢能夠解決,朝代迴圈不爽。
那麼,阿布卡赫赫呢?
沃淩再次追問之後,阿布卡赫赫果然有了高論,“辦法是有的,那就是發展技術,讓土地更多産出,讓農業在國民經濟的比重降低,讓土地在社會財富佔比甚少,讓吃飯變成一個很小的、很容易解決的問題。”
阿布卡赫赫所言,或者有道理的吧?李處能無法理解——吃飯的問題,能變成一個小問題嗎……
夕陽西下,隊伍在桓州城外的僻靜處紮營。
桓州與正州相類,弟子們此時已經開闊了眼界,覺得不逛也罷。沃淩也沒要求進城,或者是覺得屬下黑娃娃已經夠多了?當家難的。
兩名衛士和兩名商隊夥計進城,這次順利地買回了幹糧。另外還買了兩輛大車,以及拉車的兩頭大青騾子。這是原配的組合,價高者得。
沃淩特意囑咐夥計,捎了一把剪刀回來。晚飯後令黑娃娃們排排隊,不由分說地親自操刀剪發。雖然不甚整齊,卻也和師弟們的發型大差不差了。
黑娃娃們出身於渤海故地,實是漢俗,講究“身體發膚”的。不過黑娃娃都是無父無母的流浪兒,沒人告訴他們“受之父母”,剪了也就剪了,難道還敢反抗嗎?或者說,頭發能吃嗎?
沃淩還貢獻出了自家的腳盆,令籮筐帶人燒水洗頭。因為剪發時發現了好多惡心的蝨子。點點的頭上甚至有白色的蟣子,所以沃淩格外費了些力氣,幾乎給點點剪了個光頭。
臉盆其實也有帶。不過黑娃娃們用腳盆也是可以的……
小籮筐倒是知道“佛法僧”,難道這就此草草地“祝發”了嗎?
也好,沒“祝發”時吃不飽。“祝發”之後,反而有肉吃了。今天可是吃了一整天的飽飯啊!午飯時倒是不如早飯吃得多,晚飯時又少於午飯,實在是吃不下了。貌似這支隊伍,可以一直吃飽的?
更過分的是,新買的馬車上還帶了五頂帳篷,以及大片的毛氈。小籮筐有生以來,第一次住進了帳篷。摸著滑溜溜卻刺手的寸頭,躺在毛氈上輾轉反側……
早飯後,兩眼通紅的小籮筐找到了沃淩,吞吞吐吐地問道,“大師姐,今天可不可以走快一點?”
大師姐是誰人都可以叫的嗎?沃淩倒也沒嫌小籮筐僭越,“嗯?幾個意思?”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