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大遼五京,皇都設在上京臨潢府。皇帝四時捺缽,其餘四京均建有行宮,並有皇族或後族貴人留守。
其餘四京是,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南京析津府,又稱燕京,今首都北京。東京遼陽府,今遼寧遼陽。中京大定,今內蒙古寧城。
前三個地名,大多數人都知道,第四個的知名度就小些。寧城進入於艮的記憶,還是因為寧城老窖。寧城老窖有“塞外茅臺”之稱,得過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的,國家副主席烏蘭夫為之題名。據說是傳承了千年歷史文化,其前身就是從大遼中京傳下來的酒坊。
喝起來口感還不錯,綿柔純淨醇香。嗯,別問哥是怎麼知道的。哥知道的事情多著呢,欺負掛職副縣長官太小?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是學問!
現在問題來了,臨潢是哪兒?沒聽說過那裡産酒啊,別的高檔土特産也沒有聽說。
於艮隱約記得,臨潢位於寧城的北方,好像是內蒙古的一個什麼旗吧。到底是個啥旗來著?
嗯,且將就吧。這已經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張精確測量的地圖了,要啥腳踏車……
數學作業本a4開本,差不多是二十公分乘三十公分吧。
於艮所選取的範圍,東西向大概兩千公裡,南北向大概一千五百公裡,也就是三百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其中後世中國地圖內的面積佔一半左右。
比例尺是每公分對應一百公裡,可以把縣級行政單位標識出來,大小河流都有。可惜離線地圖沒有衛星圖,否則還可以把山勢都畫出來。
畫輪廓是在每公分五百公裡的地圖上進行的。下面的細化工作量很大,正常應該畫三百個方格吧,對應手機上的三百個螢幕。
不過於艮的要求比較簡單,就是標出盆奴裡、阿城、寧城、遼陽等四個位置,包括主要公路和大小河流走向。所以畫好十來個方格就行了。
不標臨潢,是因為於艮不知道。不標大同和北京,則是要限定女真人的活動範圍。雖然大同和北京都在大遼治下,那也是大宋的固有領土嘛!
此時,於艮心中已經有了一份長遠規劃,先跟常申凱學學——地圖開疆吧。
劃時代的地圖繪制,當然頗耗時間。但現場中人沒有一個著急的,全都很仔細地嚥著口水,唯恐聲音太大,影響阿布卡赫赫的閉目神遊……
“這兒是阿勒楚喀,這兒是東京。相距六百五十公裡,快馬七天。”
阿布卡赫赫親自操作了一下,一條藍色的道路顯示出來。沃淩和齷齪分別描繪在了地圖上,效果當然很將就,屬於走錯路概不負責的性質。
“這兒是中京,距離東京四百五十公裡,快馬五天。”於艮又搜尋出了新的路線。
“東京到中京,為什麼不走直路呢?”沃淩畫完後,歪著腦袋提出了異議。
於艮一看,果然,從阿城到遼陽的路貌似是比較直的。而從遼陽到寧城,則是取道錦州,拐了個不小的彎。可能是高速公路要照顧錦州吧。於艮修改了一下選路方案,避開高速,果然給出了一條新路,在原路的北方。齷齪和沃淩又給畫上了。
“這條路還是不直……”齷齪當然不甘示弱。
刨根問底的孩子很討厭啊!哥怎麼知道它為什麼還是不直……
“這裡有座山,當然要繞一下。直行看起來比較近,但很難走。”於艮指著兩路中間的疙瘩,回答得比較含糊,敲齷齪腦門就比較響亮,“直道而行,不一定是最近的路。做人也一樣,有時候要翻山而過,有時候要繞山而行,最重要的就是付出較小代價,快速到達目的地!”
兩張簡圖終於畫好了,於艮大略看看,感覺還不錯。沃淩的圖小些,差不多是一公分對應一百公裡吧。齷齪的圖大些,貌似能對應到八十公裡。從畫工看,沃淩的線條細,更像那麼回事。齷齪的線條粗,嗯,抽象。
不過沒關系啊,哥沒打算自己用,重要的是現場製作。
兩張圖本來就是攤在飯桌上的,於艮隨便推了推,分別給了斡離不和胡沙虎。嗯,沃淩畫的給胡沙虎,齷齪畫的給斡離不。
斡離不等四人仍然迷迷瞪瞪的,至少有一個小時了吧,還是無法從震撼中恢複過來。於艮也懶得點撥這些沒見過世面的山裡人。
“阿布卡赫赫是說,大遼可伐?”斡離不很快就弄明白了四個圓圈和兩條線的含義,更重要的是地圖背後的意義,以至於手臂都在輕輕地顫抖。
年輕人血氣旺,少壯派女真人早已對大遼的搜刮壓榨深惡痛絕。女真人的土特産如人參、貂皮、名馬、北珠、俊鷹、蜜蠟、麻布等,都需要向大遼大量的進貢。這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更是一個巨大的恥辱。
寧江州是大遼邊防重鎮,也是契丹人和女真人互市的地方,女真人在此用獵物和土産換取生活用品。在朝廷的縱容下,官吏商會低值強購,稱為“打女真”——是的,女真人上山打虎,下水打魚,契丹人就“打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