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泡了個熱水澡,神清氣爽的周行雲坐在會客室裡,聽著長吏周合良彙報族裡的産業,這可是無比重要的大事啊。
以後能不能成為一個傲嬌的富二代,就要看自己的家底殷不殷實。前世小說裡那些個重生回去傲嬌得只想著白手創業、不屑家裡的財産,周行雲恨不得就一巴掌拍過去。
好好的富二代不當,非要去創業,眼巴巴地送上去給人踩,那不是有病是什麼。
雖然他先前獨自發展星雲娛樂,不要求老爹的幫忙,那完全是被無聊老爹給擠兌的。何況,他發展公司的時候,借的都是老爹老媽的勢,誰會傻不愣登的有資源不用,要去體驗一把窮小子的生活。
他的目標,就是做一個有節操、有目標的超級紈絝子弟。
這一切,就要看老周家的家底了。
按照大明律,整個清平縣都算是梁國公也就是老周家的封地。
別看清平縣小,要知道大明新歷以來,土地全部收為國有,真正擁有封地的貴族用一隻巴掌都數得過來。
大明新歷之前的那些開國公爵,早就在戰火中煙消雲散。即便有後裔留存,也被東臺王和大明宮的大佬們以各種理由剝奪實有封地,只能接受一點小小的俸祿。
如今,絕大多數貴族只是名義上享有封地,實際上都只是拿一份固定的錢財,要不然大明立國六百餘年,早就因為土地兼併而亡國了。
現今擁有實際封地的,也就是東臺王、梁國公、興國公三家,便是大明皇室都已經沒有了實質封地,只接受大明國庫稅收很小很小的一小部分。
而這擁有封地的三家貴族,基本上都會定期上繳一部分稅收,幾乎只是在名義上享有封地的所屬權,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俸祿的多少。畢竟大明國的老牌貴族很多,區別對待太大,會引起眾怒的。
何況,自靖難之役後,中央集權思想極為嚴重的大明宮,絕對不會允許國中之國的出現。
當然,也不保證是他們三家的掌權人有著清醒的認識,明哲保身,以期大明宮的大佬們看在他們識趣的份上,在有些地方可以高抬貴手。要不然,子孫後代中保不齊出幾個不肖兒孫,那樣就雞飛蛋打了。
就像老周家,清平縣本地有四千餘家註冊企業,其中年産值過億的大型企業八家,年産值過千萬的中型企業二十八家,年産值過百萬的小型企業一百九十六家。
這些企業繳納的稅款超過十五個億,但是其中十個億是要上繳給國庫的。
其餘五個億嘛,美其名曰是清平縣地皮的租賃費用,實際上就是大明國發給梁國公府的俸祿。和其餘封爵的家族只能拿到幾百萬甚至只有幾十萬的俸祿相比,這已經是一筆龐大的財富了。
周氏一族的自有企業包括兩家大型企業,八家中型企業,二十五家小型企業,去年純利潤共有四億兩千八百萬。
看著這家族企業的收入,周行雲樂開了花,沒想到老周家竟然有這麼大的家底,單單是純收入就快要有十億了。
想想也是,畢竟周氏一族可是擁有幾萬族人的存在,能不叼麼。
只是等看到支出一項的時候,周行雲的心情馬上換了個天氣,直接是晴轉多雲。
去年一年中,周氏一族贍養老人一項的支出就有三千萬,畢竟族人中有一萬餘人已步入老年,每人每年三千塊的補貼並不高。
基建方面,投入兩千萬,包括維護村裡各類傳統建築和河流管理等費用,嗯,也算是不高。
成年資助自主創業一項,投入兩千萬。嗯,要給年輕人一個創業的機會,也算是為老周家收攏人心,這個不能少。
新生兒補貼五百六十萬,一人一萬,這個也不多。
喪葬補貼兩百七十萬,一人兩萬,也不多。
……
零零碎碎地加起來,大概有一億五千萬左右,這開銷還真是大啊。
嗯,還不錯啊,排除俸祿,周氏一族自有的收入至少能留下個兩億多。
翻到支出的最後一頁,周行雲瞬間睜大了雙眼,先前幾秒的好心情瞬間跌入海底,直接就是多雲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