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恨恨的一跺腳,當即駕雲直奔灌江口,一肚子怨氣盡皆灑在孫悟空身上,當然楊戩也是清楚若是沒喲孫悟空搗亂今日也殺不了夏侯瑞,只是如今他怒火中燒正是想找個人出氣,孫悟空不管事名義上還是事實上都是最好的出氣筒。
卻說那孫悟空見夏侯瑞纏住楊戩,筋鬥雲何等神速當下便回了花果山,卻見滿山猴子盡數被天兵天將捉拿,天羅地網又是將花果山圍的水洩不通,孫悟空不得進,也不敢隨意沖撞,唯恐惱了李靖拿他一應猴子猴孫出氣。當即想起若不是楊戩壞事,又怎麼落到如斯田地,筋鬥雲連翻便來到灌江口,搖身一變,變作二郎真君模樣,按下雲頭,徑入廟裡。
那留下在灌江口的草頭神哪裡識得七十二變的神通一見楊戩回來,一個個磕頭迎接。孫悟空進了廟端坐其上,點查香火:見李虎拜還的三牲,張龍許下的保福,趙甲求子的文書,錢丙告病的良願,真看得連連點頭之時。
楊戩撞進門來,孫悟空見了哈哈一笑現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廟宇已姓孫了。”
楊戩一見孫悟空當即舉三尖兩刃神鋒,劈臉就砍。孫悟空急忙讓過神鋒,掣出那繡花針兒,幌一幌,碗來粗細,趕到前,對面相還。
楊戩被夏侯瑞一激早已出了真火,當下將孫悟空打的只有招架之力,不過這猴子乃是天生異種加之偷吃了蟠桃與道德天尊的金丹,雖然被楊戩打實兩三記卻也無大礙,兩個嚷嚷鬧鬧,打出廟門,半霧半雲,孫悟空終究不是楊戩對手且行且戰。這旁哮天犬引著梅山六兄弟尋著楊戩氣味找了過來,當即六兄弟在一旁掠陣,哮天犬卻穿梭於楊戩與孫悟空之間伺機而動。
再說玉帝與觀音菩薩、王母並眾仙卿,正在靈霄殿講話,玉帝突然發問道:“既是二郎已去赴戰,這許久還不見回報。”
觀音合掌道:“貧僧請陛下同道祖出南天門外,親去看看虛實如何?”
玉帝道:“言之有理。”即擺駕,同道德天尊、觀音、王母與眾仙卿至南天門。
菩薩開口對道德天尊說:“貧僧所舉二郎神如何?已把那猴頭圍困,只是未得擒拿。貧僧如今助他一臂之力,必能一舉拿下這潑猴。”
道德天尊一聽觀世音之言,當下有些不悅,道:“你有甚麼法寶?怎能助他?”
觀世音菩薩道:“貧僧倒是無甚法寶只消將這羊脂淨玉瓶拋下去,打那猴頭;雖不能打死,也打一跌,正好叫楊二郎拿他。”
道德天尊道:“你這瓶是個玉兒,還是莫要亂丟才是若是打準還好,若是打不準丟在別處怕是碎了,還是本尊祝那小兒一臂之力。”
觀世音被道德天尊一頓嗆白,也不惱當下問道:“道祖又有甚麼法寶?”
道德天尊看了觀世音一眼道:“有,有,有。”說著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個圈子,說道:“這件兵器,乃錕鋼摶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甚是虧他。早晚最可防身。等本尊丟下去打他一下。”話畢,自天門上往下一摜,滴流流,徑落著猴王頭上一下。
道德天尊這話一語雙關,正是警告觀世音菩薩,莫忘了他才是佛教嫡祖,昔日出函谷關化多寶道人為多寶如來這才有了西方佛教,教觀世音莫要忘記,如今他乃是佛教八菩薩之一的觀世音菩薩,不再是昔日闡教慈航道人。
猴王只顧苦戰楊戩,卻不知天上墜下這兵器,打中了天靈,立不穩腳,跌了一跤,爬將起來就跑;被二郎爺爺的細犬趕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
他睡倒在地,罵道:“這個破狗!你不去廟裡防賊,卻來咬老孫!”急翻身爬不起來,被楊戩連同梅山兄弟一擁按住,即將繩索捆綁,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變化。
楊戩當即抬頭一瞧,但見玉帝王母道德天尊連同觀世音菩薩一道正在南天門觀戰,見道德天尊將那鐲子戴與手腕,當即喝道:“道德天尊這般作為,平白叫楊戩添了小人行徑叫後人不恥。”
道德天尊被楊戩一喝,暗道小輩無理,本尊好心相助還招你埋汰,實在不當人子,在一見觀世音一臉笑意當即心中暗道不好,竟然被小輩算計,他是何等身份,如今竟然出手暗算小輩,不僅楊戩落人口舌,便是他亦叫後人恥笑。當即一揮袖袍駕雲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