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涉及了多重人格、懸疑、倫理道德、犯罪的電影劇本,風格非常的驚險壓抑,內容緊湊但並不美好,結局也叫人說不出的唏噓。
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劇本,題材也是比較容易得獎的型別,再加上導演又是獲得過許多獎項的鄒易平,說實話,確實很難不讓人心動。
但是……
但是在電影中飾演五個不同的人格,而且每個人格性格迥異,還需要在短短的幾秒鐘之內進行轉換,這非常考驗演員的演技不說,事後還很有可能給演員造成心理創傷。
畢竟《來自五個我的報復》並不是什麼輕鬆喜劇片。光是從片名就能看出,主角分裂出來的人格都並不是什麼善類。
除去主角本身的幼師身份外,主角還分裂出了酒吧豔麗女郎,專門懲罰出軌的渣男;分裂出了被家暴至死的女人,化身為變態殺人狂魔,殺了十二個家暴男;以及已經過世的姐姐,保護自己殺死親叔叔;還有擁有百萬粉絲的網路女神,教唆網友網暴曾經欺負她和姐姐,但現在依舊生活美滿幸福的施害者。
從本質意義上來說,主角並不是什麼壞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理由的,包括她分裂出來的那些人格,也是為了保護曾經膽小怯弱的自己,是為了替曾經的自己和姐姐討回公道。
但是犯罪就是犯罪,只有法律和法官才有資格審判他人。
所以這部電影的結局就是主角被判決死刑,而她沒有選擇用‘神經病’來逃脫,或者說她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她不願意再活下去了,她選擇了和四個自己一起離開。
故事的最後,以主角自殺時臉上帶著溫柔的笑結尾。
像這樣的劇本,是大多數明星終其一生都不會願意去嘗試的,太容易留下心理陰影了。
這也是沈意不願意讓明月去拍這個電影的原因,整部電影都太壓抑了,到處都是一片黑暗,叫人生不出一絲希望來。
與其去拼一個得獎的機會,還不如腳踏實地一步步慢慢來,反正華庭給的資源那麼多,足夠明月揮霍。
“光是這個劇本,我看到就覺得壓抑,你要是真的去演它,你演的好了,也只會讓粉絲們覺得你可怕,你要是演的不好,只會砸了自己這麼久以來積累下來的口碑。明月,咱們手裡還有不少劇本,不用去幹這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沈意還是不想要讓明月接這個角色,便想方設法的去說服她。
但明月覺得拍戲就要拍自己喜歡的,她就覺得這劇本挺有意思的,主角的多重人格都在救贖她,都在替她驅散過去的陰影,‘他們’做的每一件事情看似是在報復社會,其實中心思想都是‘救贖過去的自己’。
面對那些逃脫法律制裁的漏網之魚,那些高拿輕放的沒有後續懲罰,主角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替自己取得公平公正。
正如那句話所說,當法律不能伸張正義時,惡人就只能由惡人來收拾。
而這部劇本的名字《來自五個我的報復》,主角可是隻有四個分裂人格啊!那些人格所做的事情,她是真的不知嗎?還是知道且放任縱容,甚至幫忙掩飾呢?這就看個人理解了。
明月眼神堅定地看著沈意,“意姐,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我真的挺喜歡這個角色,我還是想要試試。”
沈意有些氣惱,但從另一方面想,她又很欣賞明月這種敢於挑戰的勇氣。
這圈子裡大多數的演員都忘了初心,開始追名逐利,以緋聞和各種雜七雜八的無趣新聞來引起網友關注,卻忘了一個演員立身的根本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