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是明月一行人一看就不是好惹的,從望南城一路走官道去往京都,歷時了十來日時間,竟然沒有遇上半點意外。
等一行人風塵僕僕到了京都後,明月按著宸親王給的地址,找到了位於正街最好的地段、那家已經停業的鋪子。
據說這家鋪子以前是賣珠寶首飾的,可惜做出來的飾品樣式委實太過於陳舊老套了,這生意自然也就十分一般,每個月都在倒貼銀子,最後主人家就停了業,轉讓了鋪子。
而宸親王財大氣粗的買下了鋪子,本來是想做酒樓的,只是遇上了明月這麼個人才,最後就打起了做玉石生意的主意。
當然做生意都是擺在明面上的東西,這家鋪子最要緊的是做收攬情報之用。
這迎來送往的生意,又是那一石千金的玉,最是適合讓那些達官貴人流連忘返。
自前幾任皇帝掌管朝政起,朝廷就推出了土司制度。
“土司”又稱“土官”,是由王朝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世官、世土、世民”是其重要特點,即世襲的政治統治權,轄區土地的世襲所有權及對附著在土地上的農民的世襲統治權。[1]
可這土司制度的弊端委實太大了些,王侯們的權力越來越大,對封地上的百姓可以為所欲為,這麼些年來,可沒少出現魚肉百姓的王侯。
甚至久而久之,那些王侯封地上的百姓,竟然只知王侯不知皇帝。
於是自先皇執政起,便一直想著念著要執行改土歸流的政策,這也就意味著要取消世襲制度,將權力重新收攏在皇帝的手中。
將自己手中的權勢拱手讓人,這讓那些王侯又如何甘心?
所以先皇與王侯之間那叫一個明爭暗鬥,朝廷也愈發的混亂不堪。
直至先皇駕崩,皇位落在現任皇帝的手中,皇帝主動退讓了些,這才將那些王侯堪堪給安撫住。
當然這也是表面上的退讓,實際皇帝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削藩的念頭,這也是宸親王為何放著好好的王爺不當,反倒是做起了皇帝錢袋子的緣故。
任誰都知道宸親王和皇帝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二人當初都是被先皇帶在身邊親自教養的,兄弟齊心協力,就是為了將這屬於他們慕容家的王朝收攏回來。
如今明月上了宸親王這艘船,便也與這個朝代最上面那位搭上了線。
所以削藩這事兒,明月亦是覺得勢在必行。
畢竟定遠侯不就是為了這麼個爵位,才拋棄親生女兒的麼?
她偏偏要他竹籃打水一場空,而且她還要他發現這個被他拋棄的女兒,站在比他還高的位置、盡得聖心。
當然,如今才剛剛入京,一切都需得慢慢來。
明月先是叫眾人都下去歇息幾日,又住進了宸親王安排好的院子裡,找人牙子買來了幾個伺候的僕人,讓她們照顧好明媚,這才特意去找了京中的工匠。
這鋪子還是曾經賣珠寶首飾的時候的裝修,如今改成了做玉石生意的,那自然是要換上一換。
而且明月不打算將裝修換成望南城的紫氣東來那樣,反而在其中有些自己的小心思,所以還需她與工匠親自商討。
定遠侯府。
定遠侯等了大半個來月,終於等到了文鵬飛進京的訊息。
這麼些天,在幕僚的勸慰聲中,他心裡的火氣早就散盡了。
到底是養了那麼多年的兒子,而且還是他唯一的子嗣,定遠侯將準備好的銀票交給了幕僚。
“去把世子接回來吧,我不適合露面,這事就交給你去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