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舜城。
在舜城城主都沒有得知邊境被破,也還沒來得及做出相對的反應時,宋軍已經兵臨城下開始了叫陣。
要知道宋吳兩國從前前朝那位宋皇和吳皇登基開始,邊境就一直處於互相試探的不太平狀態,今兒個你挑起事端,明兒個我來搞搞偷襲,打仗是常有的事情。
就這麼過了十來年了,兩國打仗跟鬧著玩兒似的,除了害得兩國的百姓活不下去了,害得百姓日子越來越艱難了外,還真分不出誰勝誰負。
後頭前朝皇帝登基了,兩國又太平了好些年,各自休養生息。
直到前幾年兩國的皇帝都認為國家已經兵強馬壯了,都想要當這天下霸主,才又起了戰事。
說起來就算打得最厲害的那幾年,舜城也才失守過五六次,但是也很快就搶回來了。
然而這一次…
舜城城主見著城下那些宋軍士氣高漲、滿臉意氣風發,而我軍卻個個都垂頭喪氣、還未開戰便已經出現了頹勢,心裡便知大勢已去。
不過就算是為了城中的那些百姓,為了他忠心的陛下,舜城城主怎麼也不會臨陣脫逃。
宋國要戰他便戰,能拖延會兒時間讓後面的城池有個準備也是好的。
城主府。
“先派人出去和宋軍拖延時間,還有,第九營的人到底什麼時候到?”舜城城主皺緊了眉頭道。
跪在地上的信使捂著臉,痛哭流涕地喊道:“城主,第九營的容將軍突發惡疾走了,現在第九營的幾位副將起了內訌,都在忙著爭權奪利,怕是…怕是來不了了啊!”
“什,什麼?他們不來,那城中的百姓們怎麼辦?”舜城城主眸光有一瞬間的渙散,很快他又打起了精神,忍不住怒罵出聲:“混賬,真是分不清形勢的混賬。”
底下的幾個官員也是臉色難看得很。
有官員四下裡看了看,瞧著沒有外人在,到底是沒有忍住開口勸道:“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如我們棄城逃去吧。”
然而城主卻滿臉怒氣衝衝地一腳踢了過去,冷聲呵斥道:“你胡說八道什麼?我身為一城城主,怎可在如此艱難時候棄百姓而去?”
那官員被狠狠地踹倒在地,臉色霎時一片慘白:“是下官一時想岔了,還請大人勿怪。”
城主面色仍是鬱郁,又呵斥了那官員幾句。
其他官員們聞言,便再不敢勸說他。
待過了好一會兒,城主卻是自己就嘆息一聲,吩咐道:“罷了,你們都回去吧,都回去帶著各自縣城裡的百姓們,趕緊收拾好東西逃命去吧。”
他作為城主不能自私的離開,但是卻可以讓他的下屬,他的百姓們都往其它城去躲躲,能逃一個是一個吧。
底下的官員紛紛點頭應是,臉色十分哀慟地看著城主。
因為他們知道城主是讓他們離開,自己卻抱了必死之心,打算與整個舜城共存亡。
而此時的舜城外頭,城牆上站著的舜城師爺,正在以三寸不爛之舌怒罵著宋軍的無恥。
然而宋軍壓根兒就不生氣了,反而都笑嘻嘻的看著這位師爺的表演。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舜城師爺是在拖延時間,只是明月等人更加清楚的是舜城不會有救兵,因為宋國探子已經挑起了距離舜城最近的第九營的內戰,所以她可以讓吳國百姓見識見識宋軍的仁義。
是啊,分明就可以直接攻城略地,可宋軍偏偏讓人叫陣,還忍受了師爺的怒罵。
宋軍還叫人在城門處認真解釋,說宋軍不會傷害無辜百姓,就連昨夜投降的十多萬俘虜如今也毫髮無損,宋國征戰只是為了止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