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第一縷霞光緩緩升起,空氣裡的朦朧霧氣開始悄悄散去,清脆的鳥叫聲三三兩兩從不遠處的枝頭傳來。
劉家村外的小河邊,來了位認親的瘸腿姑娘。
“大嫂,你認識劉大海嗎?”
正在河邊漿洗衣裳的劉大嫂聞聲望去,只見一位身著襤褸的姑娘,正目光殷切地看著自己問道。
可劉大海?
劉大嫂在腦子裡想了好一會兒,還真沒聽過這個名字,她搖了搖頭:“沒聽說過村裡有這個人,姑娘,你是不是找錯地兒了?”
瘸腿姑娘,也就是明月。
明月目露失望,霎時腳下就是一個踉蹌,滿是失魂落魄地喃喃道:“怎麼會找錯了呢?這難道不是劉家村嗎?阿孃明明跟我說了,舅舅就住在劉家村的啊……”
這世道的村子大抵都是以姓氏命名,什麼劉家村、周家村、王家村這類最為常見的姓氏,幾乎是遍地都是。
所以劉大嫂並沒有懷疑明月的話,只以為她舅舅所在的村子也叫劉家村。
於是劉大嫂就好心的提醒說:“往前走個五里路,還有個劉家村,姑娘要不你去那個劉家村裡再問問去?”
“好,我知道了,謝謝大嫂了。”明月用手背抹了抹眼淚,轉過身剛走兩步,又“啊”地一聲摔倒在了地上。
“哎呦。”劉大嫂見狀,連忙將衣裳丟進盆裡過來扶人。
“誒?姑娘,你沒事兒吧?”劉大嫂握住明月的胳膊,語氣關切地問。
明月捂著肚子紅了耳尖,有些不好意思地垂著頭說:“我,我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
“啊!”劉大嫂恍然大悟,難怪了,原來是餓的。
見她模樣實在是可憐,劉大嫂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開了口:“姑娘,要不你去我家裡歇歇腳,喝口熱水吧?”
明月垂下的眼眸動了動,抿了抿唇點了頭:“那就麻煩大嫂了。”
劉大嫂家中並不富裕,只有兩間泥牆瓦房,可家中孩子卻是大大小小有足足五個,見著阿孃帶著個陌生女人回來,個個都跑了過來瞧稀奇看熱鬧。
其中有兩個孩子都是之前明月在村外見過的,劉家村也是他們和隔壁村子的孩子吵架時提起,讓明月突然動了心思。
這兩年宋國和吳國大戰沒有,小戰卻是不斷,特別是如風城這類邊陲小城邊上的村子,更是屢屢被殃及無辜。
這戰事一起,苦的就是百姓,現在流民是越來越多了,而明月現在扮演的角色,就是流離失所前來投奔舅舅的可憐孤女。
恰好她這一身衣服都被荊棘叢掛得破爛不堪,腳上又受了傷,臉上也是灰頭土臉的,還真沒誰懷疑她身份的真假。
劉大嫂一家都是心善的,給明月拿了身衣裳換不說,還替她包紮了腳上的傷口,又特意煮了兩個大紅薯給她吃。
等明月吃好喝好後,劉大嫂還說好人做到底,看她腿腳不便,就幫她去隔壁的劉家村尋人。
明月也沒推辭,只認真的道了謝,由著劉大嫂去了另外一個劉家村找人。
只是這劉大海本就是明月隨口胡謅的名字,村子裡自然是找不到這個人。
劉大嫂白跑了一趟,神色有些沮喪,可面對明月時還是好言安慰,只說指不定是再遠一點的村子。
明月勉強的笑了笑,卻搖了搖頭嘆息:“既然這處找不到舅舅,那我就只能去投靠外嫁的阿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