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心內不安,處事謹慎。大臣們進入皇宮的時候,都誠惶誠恐,提心吊膽。
每次離開皇宮,大臣們也不像往常,三五成群的離開,一路上閒聊著政務等等。大家都匆匆離開,頭都不抬,生怕發生了什麼對自己不好的事情。
整個帝都的氛圍,都變得凝重了很多。
皇宮,勤政殿。
夏皇高坐首席,靜靜的翻看著奏章。
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今天有點心神不寧。
他很少這樣。
過往,無論遇到多麼大的意外和禍亂。夏皇總是能夠保持淡定。經歷過這麼多的事情,他的心態早就百鍊成鋼了。
但是今天,夏皇一直心神不寧。
正時候,一陣輕盈的腳步聲傳來。
卻是萬全緩緩走了進來。
“陛下!”
萬全恭敬拱手行禮。
夏皇翻閱著手中的一份奏章,重重將奏章放下,抬頭看了萬全一眼:“事情都處理好了?”
萬全道:“是。太子……不,夏臨朝的叢冢埋在京郊鎮附近。並未入皇陵。皇貴妃和北山財閥的人都去弔唁了。現場哭聲震天,陛下,要不要去看看?”
夏皇道:“過兩天吧。現在皇貴妃和北山財閥的人都在。朕不想去看他們。眼下最重要的是大匈帝國的態度。需要派出使臣前往大匈帝國交涉。必須化解兩國交兵。否則,大夏帝國內憂外患,情況十分不容樂觀。”
萬全道:“是啊,雖然夏臨朝已經死了。但項熊宇畢竟是被夏臨朝當眾誅殺。從兩國交往之上來看,必須考慮他們的感受,安撫為主。”
夏皇道:“朕已經通知北狄王夏豐年,讓他屯兵邊境,隨時準備應對大匈帝國的進攻。”
萬全恭敬道:“陛下聖明。”
夏皇微微沉凝道:“出使大匈帝國的人選,是個問題。這一次和談關係重大,而且要獨自面對整個大匈帝國的怒火。壓力非常大。但凡稍有不慎,隨時都可能死在大匈帝國。一般的大臣當不起這樣的重任。”
萬全不敢提建議,只是說道:“大夏帝國人才濟濟,將星如雲,文臣百態。總是會有合適的人選。只需要陛下慢慢挑選就是了。”
夏皇瞪了萬全一眼,深深道:“你說的輕巧。阡陌和嶽東樓本來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是經過秦川一事後,兩個人心態受損,現在對朝政已經興趣不大了。還告病在家。”
萬全道:“如果陛下覺得有必要,我去請他們出來。”
夏皇冷哼一聲:“不必。就算他們去了,也無法憑藉一己之力完成和談。獨自面對整個大匈帝國的怒火,他們頂不住,也沒這個勇略和魄力,更沒有周旋的智慧。讓他們做輔助還行。主事,不行!”
萬全道:“那就全權委託北狄王出面和談。北狄王從小就在北狄長大,實力強盛,雄霸一方。北狄王,當得起這個重責。”
夏皇沉凝道:“北狄王的確有這個能力。但他從小長在北狄,不能代表朝廷。也對朝廷的事情不太瞭解。此次出使大匈帝國,必須由朝中派遣一個德高望重的人為主使。北狄王可以為副使。”
萬全道:“那小人不知道何人合適了。”
夏皇道:“萬全,你應該明白。這一次出使和大匈帝國出使我們不同。之前大匈帝國出使我國,兩國並無太大的矛盾,他們派遣一個四皇子就差不多了。但眼下……夏臨朝殺了項熊宇,引起大匈帝國舉國上下的憤慨討伐,必須要有一個分量十足的人出使才行。”
萬全恭敬道:“我知道。”
夏皇欲言又止。
正時候,門外再次傳來一個腳步聲。
走進來的是國師妙善。
妙善剛剛入門就微微欠身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夏皇沉聲道:“怎麼了?”
身為一國之君的夏皇,此刻都有點動容。
能讓國師妙善如此驚慌的事情,必然不是小事。
國師妙善道:“剛剛國師殿得到訊息,大匈帝國知道項熊宇被殺之後,舉國憤慨。諸皇子和皇親國戚,軍閥大臣紛紛放下內鬥暴亂,一致對外。已經在北狄邊境陳兵百萬。越境攻入我大夏帝國了。兩國的戰爭,已經小規模爆發了!即將演變成全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