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煙沉聲道:“夏巖,會勾連秦川聖殿麼?”
妙善道:“禹親王統兵在外,如果貿然再給他增兵百萬。一旦他有個什麼想法。後果不堪設想。”
妙善手的很隱晦。
夏皇慢悠悠的道:“會嗎?”
妙善道:“此事關係重大,我們不得不做好最壞的打算。”
夏皇並未表態,轉而看了一眼旁邊的萬全。
雖然沒說話,但意思再明顯不過了。
萬全道:“現在的一切都不過是我們的猜測。我認為猜測不能當成事實。一旦冤枉了禹親王,未免讓人寒心。更讓無數奮戰在秦川的前方將士寒心。”
夏皇並未生氣,萬全趁勢繼續道:“國師說的不錯。此乃大事。也正因為此事關係重大,所以我們更加應該搞清楚事實。”
夏皇面色微微鬆弛了不少:“說說你的分析。”
萬全道:“禹親王和其他的諸皇子不同。他原本是一個廢棄的郡王,並不受重視。自打陛下帶他進入帝國東部之後,才慢慢重視禹親王。看的出來,禹親王很感謝陛下的這份恩情。自從禹親王扛事以來,處處謹慎,盡心盡力為陛下分憂。追捕夏正歌一案,他就受了傷。此前又被夏恆的事情牽連,差點被打死。這一次率軍東征,歷經苦戰。實屬不易。我更願意相信禹親王。”
妙善微微道:“那秦川之戰,贏的也太詭異了吧。這又怎麼解釋?”
萬全道:“可能……是秦川聖殿內部出了問題。剛剛國師也說了。”
“我就這麼一說而已,秦川聖殿存在了這麼長的時間,屹立不倒,從來沒出現過任何意外。”妙善不以為然。
萬全道:“我想,這也是禹親王請求增兵,一次性剿滅秦川的初衷。”
萬全的這番說辭,懇切客觀。
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夏皇和妙善國師都聽進去了。
夏皇沉凝了好一會兒,最後道:“那你同意增兵秦川?”
萬全恭敬道:“此乃國之大事,微臣不敢多言。全憑陛下做主!”
夏皇點點頭,道:“國師,你以為呢?”
妙善道:“萬全公公的話,也不無道理。既然如此,我覺得可以派遣國師殿和內務府聯合前往秦川,調查此事。至於是否增兵,我覺得不必。可以讓禹親王全權代表帝國去和談。如果秦川聖殿願意恢復原來的狀態,那就真的說明秦川聖殿內部出了問題。甘願把到手的東嶽城和秦輔城七十二大行省吐出來,絕對有問題。”
夏皇聽了也很高興:“如此甚好。就這麼辦!”
……
四月二十七日,夏皇親自下旨——由禹親王全權代表大夏帝國和秦川和談。
四月二十八日,以夏巖為首的代表團,正式和秦川和談。
歷經三天三夜,於四月三十日完成和談。
秦川聖殿願意退兵,拱手讓出東嶽城和秦輔城七十多個行省。
不日,夏巖代表團即將返京。
訊息在這一天傳入了皇宮。
朝會熱議。
盛讚夏巖者,不計其數。
形成了滔滔之勢,不可阻擋。
人們都在熱議如何歡迎代表團回京的事情。
夏皇大喜,坐在龍椅之上,吩咐禮部,以國禮待遇,迎接代表團回京。
京都內外,舉國上下,歡騰一片。
勤政殿。
夏皇坐在龍椅之上,雙手揣著一個茶杯,目光凝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