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檔案是一份戰報。
夏巖在秦川大捷。接連拿下三場大勝。
阡陌和嶽東樓成為夏巖的戰時副將,連戰連捷。最後壓迫飛龍城再次回到了談判桌。
以打促和的戰略,成功了。
其實這也只是場面浩大而已,實際上三場大戰,並未死多少人。更多的是陳兵震懾,兵法周旋。
根據戰報檔案上的說法,三場大戰都格外的兇險刺激。
稍有差池,就會全軍覆沒。
上面還有嶽東樓和阡陌兩位正一品大臣對夏巖的高度讚賞。
現在,雙方再次坐在了談判桌上。
願意和談!
凌傑和拿起這份檔案,仔細看了一遍又一遍,興奮不已。
白子歌臉上也帶著幾分笑容。
自雙方入京以來,兩個人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興奮過。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勝。
他們兩個人都很清楚。
過了好一會兒,凌傑和白子歌才慢慢的平靜下來,兩個人重新坐在位置上,安靜的喝著茶水。
能讓這兩個身經百戰,歷經無數生死,大起大落的大佬如此激動的事情,自然很不一般。
白子歌道:“這一次夏巖拿下秦川大勝,是極大的勝利。為夏巖定鼎朝堂,站穩腳跟徹底打下了無比堅實的根基。”
凌傑道:“不錯,數月之前,太子叛國。導致秦川大亂。相比引起秦川之亂的太子來說,在這種鮮明的對比之下。不但會更展現夏巖的功績,同時也會映襯出太子的醜陋和無能。此事一出,朝堂之上肯定會引起巨大的非議,處處拿太子和夏巖做比較。”
白子歌道:“但這還不夠。如果夏巖更進一步的話,那麼就會展現的太子更加無能。到時候朝堂廢太子的聲音就會開始出現,最後不斷的發酵。形成滔滔之勢。那麼,距離廢太子,也就不遠了。”
凌傑道:“如何才能更進一步?”
白子歌道:“很簡單。讓夏巖完成秦川和談。”
凌傑微微皺眉道:“讓夏巖完成秦川和談?具體如何操作?”
白子歌道:“秦川和談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阡陌,夏正歌和嶽東樓等等頂級大臣都被陷在其中,不能自拔。這一代的事情,是時候解決收場了。”
凌傑微微皺眉:“願聞其詳。”
白子歌道:“解決秦川之事,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
“客觀原因是來自外部的,我們不得不解決。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夏皇。”
凌傑聽了這話,心中十分詫異:“這和夏皇有關係?”
白子歌道:“當然有關係。公子你想,秦川之地自從爆發戰鬥以來,已經發生了多少事?把整個朝堂的頂級大臣都裹挾進去了,這一次秦川再次爆發戰爭,夏皇明明想御駕親征,想把秦川徹底剿滅,永絕後患。但夏皇並未這麼做。他害怕離開京都。不得不派夏巖出征。”
“由此可見,夏皇對秦川已經恨之入骨,已經下了徹底剿滅的決心。”
凌傑聽了這話,陷入了沉默。
白子歌繼續道:“所以,與其等夏皇親自出手平定秦川的局面,不如我們主動為陛下分憂。為秦川留下我們的種子。也算是保全秦川。”
凌傑越聽越吃驚,一言不發。
白子歌道:“其實在這之前,人們或許不相信夏皇有這個能力。但你也說了,夏皇是皇影,是暌離的人。那麼夏皇就是一個可怕的亡靈師。暌離還活著,夏皇也還必然還有底牌。他現在還沒使用底牌,或許是因為不想。一旦夏皇動用底牌,我想,根本用不著夏皇親征,也可以憑藉底牌的力量,滅了秦川。”
凌傑深以為然:“我見過華太后,我知道你說的是對的。如果我們繼續用秦川做文章。陛下的確可能勃然大怒,最後出動底牌。我們就被動了。還有一個原因呢?”
白子歌道:“第二個原因,那就是將我們利用秦川之地已經將做了很多文章。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用它做文章。也容易讓人起疑。秦川的問題,經不住調查的。我們不能讓秦川引起別人的猜忌。”
凌傑深吸了一口氣,道:“還是先生想的周到。我支援。”
凌傑知道,自己在這裡和白子歌貌似在閒聊。但他們每做的一個決定,都影響到紅盟會千千萬萬人的命運和前程。
絕非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