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皇微微點頭:“不說的不錯,華太后的確是個經天緯地之才。對於朕和華太后的關係,你怎麼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蘇貴妃道:“華太后的親生兒子是夏子華,然而她卻沒有扶持自己的親生兒子上位,可見在她心裡,朝政大於一切。也中意陛下你啊。”
夏皇微微點頭,深吸了一口氣:“你覺得朕和華太后之間的關係,還有調停的餘地麼?”
這話問的很關鍵。
一般的妃嬪遇到這樣的問題,只怕要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但蘇貴妃卻應付得當,她自然知道夏皇為什麼這麼問。
都是因為秦川之事啊。
沉凝了片刻,蘇貴妃道:“我認為,無論這段關係是否可以調停都不重要。大夏帝國只能有一個帝王。而陛下就是這個正主。當初華太后為了帝國朝局的穩定,沒有扶持自己的親生兒子上位,反而立陛下為皇帝。可見在華太后的心中,朝政大於一切。如今陛下,也定然有這樣的胸懷。只要華太后還有利用的價值,能夠為朝局做一點貢獻,那麼陛下儘可能的用就是了。這也是華太后的福分。”
這個回答太有講究了。
沒有明說陛下和華太后之間的恩怨,而是站在朝局的高度做出了回答。
另外,蘇貴妃還確認了天下只有一個主人,那就是陛下你啊!
誰都無法動搖。
饒是如此,夏皇仍舊眉頭緊皺,並未表態。
蘇貴妃微微道:“華太后已經是將近百歲的老人了。她已經老了。如果還能為朝局做點事情,那是朝局的福分,是天下黎民的福分。也是他華太后的福分。我想到時候天下黎民都會感念陛下的胸懷和仁德。”
說到這裡,蘇貴妃忽然鄭重其事的跪在地上,道:“所以,我懇請陛下把華太后放出來!六年前的宮廷之變,事後陛下囚禁華太后,天下非議諸多。而且陛下禁言,為此牽連了不少人。難免要讓陛下揹負不孝的名聲。與其如此,我甘願成為這個主動開啟禁言的人。我希望陛下成為一個天下人心中的仁君孝子。”
“華太后雖然不是陛下的生母,但終究是陛下的額娘啊。總不能一輩子把她圈禁在靜泉宮吧?秦川之局十分危急,若放出華太后就能化解局面,陛下一舉多得,天下必定盛讚陛下的美名。”
蘇貴妃言辭沉重,懇切真誠。
夏皇不由得多看了蘇貴妃兩眼:“這麼多年來,你一直嫻靜淡定,從不干涉朝局之事,今日為何如此放言?”
蘇貴妃道:“我實在見不得陛下憂心忡忡啊。陛下你是我的夫君,我理應為你分憂。”
夏皇審視著這個女子良久,最後道:“是我錯怪你了。起來吧。”
蘇貴妃這才如釋重負,慢慢的站了起來:“如果陛下擔心華太后出來後不好節制,何不把她的兒子夏子華捏在手裡。華太后對自己的兒子尤其好。只要手握夏子華,華太后必定不敢亂來。六年前,陛下也是因為節制了夏子華,華太后才被迫就範啊。”
夏皇微微點頭,深深道:“愛妃說的不錯。如此,朕心中便沒有任何疑慮了。”
蘇貴妃輕聲道:“可以讓夏子華的幾個子女入宮作陪,放在身邊培養。如此一來,對華太后也多了幾分節制。”
夏皇道:“好,就按照你說的去辦。”
“走,跟朕去見見這位太后吧。我已經六年沒見到她了。”
夏皇忽然站起身。
……
靜泉宮。
這是皇宮之中最偏僻的一處宮殿,原本這是一座寺廟。後來寺廟被荒廢,改建成了靜泉宮。為的就是幽禁華太后。
自從六年前爆發的宮廷之變後,華太后就一直被囚禁在這裡。
六年來,靜泉宮被禁衛軍死死的把守著。
裡面的人從來沒有出過宮牆。而宮牆外面除了有森嚴的晉衛軍外,還有一位絕世強者守護在這裡。
這可不是一般的絕世強者。
而是夏皇身邊最得力的住手!
此人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夏正歌和阡陌。
正是因為此人的存在,六年來,從未有人膽敢踏入此地半步。
擅自進入此地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