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夏臨朝不同,他能夠在和其他諸皇子的競爭之中脫穎而出,顯然有過人之處。
未必!
為何呢?因為夏皇既然毫無理由的同意了凌傑的和談,接受凌傑臣服。這件事太詭異了,但外人都不知道緣由。肯定是凌傑身上有什麼籌碼。
那麼,夏皇答應過凌傑不殺紅盟府的人。
君無戲言,一言九鼎。
夏皇定然會擔心夏東王和夏臨朝任何一個人去了中東,都會大開殺戒。哪怕明面上不開殺戒,暗中也肯定會屠盡紅盟府的子弟。
這才是根本緣由。
想明白這一點後,夏臨朝順著思路往下縷。當跳出個人的仇恨,把目光放眼整個天下去看。
他陡然意識到,夏巖或許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因為接管帝國東部一百零八行省,最怕的就是引起對抗,懷柔萬民,感化萬民。才可讓萬民歸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夏皇最在意的是天下民心。
此前夢冰雲揭露陛下的身世問題,卻沒能夠撼動夏皇的根基。根本原因,是夏皇得到了天下民心。萬民和群臣都認為陛下是個好皇帝,自然不會太在意他的身世是否正統。
明白了夏皇的思路,再想處置眼前的問題。
夏臨朝找到了思路。
夏巖沒有尺寸之功,被封為郡王已屬破例。這一次再賜予封號,只能說夏皇對這幫鬧事的豪紳極度憤怒。
他們必須死!
這才是夏皇想要的結果。夏皇最容不下的就是觸犯他威嚴的人。
那麼,能直接殺楊鼎楊朝洩憤嗎?
不行。
殺那幾萬鬧事的豪紳士族?
也不行。
這樣都會有損陛下的仁德之名。
夏臨朝恭敬道:“陛下入城的時候,得到萬民擁戴。這一次陛下答應和談,雖然朝中有人反對。但是天下萬民大聲喝彩。因為能夠不起兵戈,百姓就不會生靈塗炭。天下萬民都在傳頌陛下的仁德之名。夏巖……十四弟此行接管中東,可謂順應民心。無論中鼎還是中東的子民都盼望十四弟平順接管中東。而這幫豪紳卻從中作梗,既得罪了陛下,也得罪了天下萬民。兒臣以為,這幫豪紳的所作所為,可以公開昭告天下,由中鼎城內外的百姓們來公開審判他們的行為。是否撤回十四弟,也交給百姓商議定奪。”
“把國政,交給萬名商議,讓萬民參與。站在大夏帝國的歷史上從未有過。繼往開來,更展現陛下的仁德之心,愛民之心。我想最終的結果很明顯,所有民眾都會要求處死這幫豪紳。到時候父皇可下旨,順應民心,公開處決他們就是了。”
夏臨朝說完,叩首在地。
房間裡面沉默了片刻,再次傳來夏皇的聲音,明顯緩和了很多:“很好。”
夏臨朝大聲道:“兒臣一定全力辦好此事。為父皇分憂!”
夏臨朝,真的很厲害!
能明白聖心。
而且他也很會爭取機會。這一次的事情如果辦好了,夏臨朝在萬民之中的地位必定水漲船高,這件繼往開來的天下大事辦好了,他也會載入史冊。
東鼎之戰失敗?
會被民心所忘記的。
百姓更會記得夏臨朝的賢明。
沉默片刻後,房間裡再次傳來夏皇的聲音:“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去吧。不要讓朕失望。另外,讓宏烈協助你。”
“多謝父皇!”
夏臨朝再次叩首,不過心中有些不愉快。這麼大的一樁功德,居然讓夏宏烈也參與進來,豈不是意味著夏宏烈也要載入史冊了?
丟失帝國東部的罪過,也會被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