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健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虯髯大喜道:“既是如此,虯龍國願與明月天國結永世之好,共同進退!”
蘇健喜道:“好,虯龍王爽快!”
...
次日。
六門火炮被運下搖光號送給了虯髯。之後,搖光號又裝了大半船的硫磺,揚帆起航返回明月天國。
...
三月初一,搖光號載了半船的馬鈴薯,還有十二名科技部人員與十二名工業部人員,駛向虯龍國。
同日,龍牙關大興土木,建星形要塞,以據九黎國。
五月初一,十艘輕帆船分別在光明港大船塢與黃金海岸大船塢下水。周瑜和蘇健將其命名為——精衛號。弦號忌四而不用,從一零一排到一一一。
精衛號是偵察船,船體小,吃水淺,雖只能在近海航行,但卻非常靈活,配有三角帆,可以逆風航行。每船載員六人,正好是海衛軍一個班的兵力。
六月初一,好訊息傳回。
自由之城與天陽城之間的線路探查完畢。同時,在虯龍國境內還發現了天然瀝青礦。
七月初一,蘇健於順天河北岸設順天鎮,遷民三千,修路造橋。
同月,虯髯派三萬人,從天陽城修路至順天河南岸。
...
明月天國四年,八月初十。
兩國道路貫通。
順天河上建了一座大石橋,長三百八十米,寬十米,高七米,拱洞七十二個。
九月初一。公輸班與虯髯會於大石橋上,斬白鵝為誓,歃血為盟,兩國結為永世之好。大石橋因此得名——盟橋。
至此,虯龍國的銅、鐵、麻、硫磺、瀝青、糯米和水果等物便經過盟橋源源不斷的運至明月天國。
而明月天國便將馬,牛,煤和硝石等物作為回報運至虯龍國。
...
明月天國五年,九月初九,重陽節。
光明港大燈塔建成。這大燈塔高九十三米,錐體平頂,底邊半徑十九米,頂半徑一點九米。蘇健將其命名為——光明塔。
同日,六艘風帆戰列艦分別在光明港大船塢與黃金海岸大船塢同時下水。周瑜將其命名為——開陽號。弦號從一零一排至一零七。
開陽號長五十五米,寬十一米,吃水六米,主桅五十五米,三層炮甲板,可載火炮九十六門。至此,周瑜的海衛軍終於有了戰力。
...
九月二十。
自由廣場已經基本完工。
天國英雄紀念碑被蘇健更名為神州英雄紀念碑。碑高九十五米,潔白如玉,盛氣淩雲。方圓百米,翠柏為欄,盆菊掩路。堪稱古月神州第一碑。
天工府的主殿為五層,高三十九米,金頂飛簷,朱漆玉欄,遠遠望去好似古之黃鶴樓。
三軍府的三個星形要塞早已完工。各佔地二萬餘平米,主堡三層,高十九米,輔以稜堡與角堡。集辦公,教學,訓練,防禦,居住多種功能。
文化苑的大圖書館也已完工,高十九米,長五十九米,寬三十九米,正面十二根漢白玉石柱,是濃濃的雅典風。大圖書館後面的博物館,大音樂廳和大遊樂場暫時還只是地基。但大體育場卻已經建得差不多了,佔地兩萬餘平米,外形似一片綠葉,盡顯運動本質。
總統府也已經完工,空中鳥瞰便是一塊大大的蜂巢。每塊蜂巢分三層,高十九米,邊長三十九米。每塊蜂巢之間相隔十九米,以青石路作為連線,四周輔以綠化。視覺上既簡單又新穎,現代氣息濃厚。
而那自由廣場的道路皆是寬寬的瀝青路,一眼望去,規規整整,幹幹淨淨。
...
十月初一,國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