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長,一會他們要是還堅持搜查貨艙的話,你就……”
口岸事務辦公室外面的走廊上,見那個姓程的隊長遲遲沒有從裡面出來,葉清便不禁壓低了聲音對李信耳語了起來。
然而李信卻只是微微點頭,臉上則看不出半點緊張地拍了拍葉清的肩膀,寬慰道:“放心好了!葉秘書長,在我看來,那人在裡面待的越久,放行的可能性就越大,咱們還是稍安勿躁,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了。”
李信這可不是無的放矢,因為現在的東英號所牽扯到的可不單單隻有自己一個人的利益,還包括了林文強,南造雲子,軍統和紅黨!
既然如此眾多的勢力誰都不希望東英號出事,那麼自己就絕對會平安無事!這也是為什麼李信之前要在江上多停留個把鐘頭了,就是為了給這幾方勢力爭取反應的時間!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自己的應對策略應該是奏效了!
果不其然!就在十分鐘後,那個姓程的隊長拉開口岸事務辦公室的房門,滿臉帶笑地從裡面走出來的時候,李信就已經知道了這次事件的最終結果了。
“實在是不好意思啊!葉先生,還有這位……額,這位先生,我們剛剛核實過了,這一切都是誤會,都是誤會!”
儘管不清楚剛剛到底發生了什麼,但葉清卻還是板著臉說道:“既然是誤會,那程隊長可以放行了吧?”
“當然當然!”
回到東英號上以後,眾人還沒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那姓程的隊長便二話不說便命令手下開關放行,這就意味這東英號已經順利地透過了離開上海的最後一道關卡了。
而直到這時,不知什麼時候從房間裡跑出來的老胡才微微地點了點頭,轉身回自己的房間去了……
一路無話,經過了整整三天的海上顛簸,東英號終於緩緩停靠在了位於香港本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那座被譽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的維多利亞港。
而東英號之所以會選擇在這裡靠岸,除了因為這個港口的那些天然優勢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個港口在香港所有有條件停靠的港口之中是最靠近北角的一個。
儘管此時的北角尚處在炸山開路、建房造樓之際,但隨著那些諸如“商人”杜月笙,“痴情才女”張愛玲等不少聞人以及那些頗有資產的商賈從黃浦江畔南下,並慢慢地聚居於此,這裡也漸漸有了些名氣。
由於這些上海南下的移民聽不慣“嘩啦嘩啦”的廣東話的噪音,也不屑於本地人為伍,於是便紛紛在北角渣華道的春秧街一帶擇樓而居,自成一體。使得這裡盡是“阿拉阿拉”的吳言儂語,時間長了就令北角有了個“小上海”的稱呼。
下船之後,李信便按照達叔的指引,徑直來到了那條現如今已頗為有名的北角渣華道。
只見大道的兩旁雖然新樓林立,街邊商鋪也算得上是鱗次櫛比,但最高的建築也不過只有四層,這便讓這裡較之上海遜色了不少。
李信沿著渣華道徑直來到了一間掛著南北山貨招牌的山貨店裡,一進門就有一個操著東北口音的大叔招呼道:“你好啊!小兄弟!想要點啥啊?”
“掌櫃的,你這裡有虎骨嗎?”
此話一出,那人便是一愣,“虎骨?我說小兄弟,你要買這玩意不去藥店怎麼跑到我這來了?不過話說回來,你要那玩意兒幹嘛?”
“自然是入藥了!山裡郎中開的方子,要三錢虎骨,我跑遍了這裡所有的藥店都一無所獲,所以就找到你這來啦!”
“這樣啊……”說到這那掌櫃的又仔細地打量了李信一眼,然後才繼續說道,“那你跟我來吧!我看看庫房裡還有沒有存貨。”
說著那掌櫃的又看向了一旁正在整理貨物的夥計,“阿祥,幫忙照應著櫃上啊!”
話音未落,那個叫阿祥的夥計便立刻應了一聲,那掌櫃的這才對李信做了一個“請”的動作,便將他帶到了位於店鋪後身的一間倉庫裡面。
“你就是阿達電報上說的那個少爺?”
見李信點頭,那人便立刻熱情地主動伸出了自己的手,“認識一下,我叫趙康,你叫我老趙就可以了!”
“原來是老趙大叔,你好!我就是李信!”說著李信也伸出了自己的手跟那人象徵性地握了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