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祝壽用的賀禮,自然就應該是那些一出手就能奪人眼球,令人印象深刻的物件。
因此當李信在一開始看到手推車上面的那隻分量十足的純金壽桃和一顆足有拳頭大小的綠色夜明珠的時候,並沒有感到任何的意外。
但當他的目光落在最後一件玉雕擺件上的時候,整個人便徹底震驚了!
通體白淨,色澤溫潤。就連為了陳設而搭配的木座用的都是金絲楠木精心打造的,更加彰顯了此器的不凡。
說來也巧,就不久之前,李信剛好就在送給巖井英一的古物日曆上看到過這件玉雕的圖片和相關介紹。因此只一眼,就讓李信自然而然地聯想到了它的名字——白玉錦荔枝!
這件玉雕出身宮廷,在清宮的名稱雖為“錦荔枝”,但其實就是民間百姓常見的苦瓜。因此這件玉雕所呈現的就是三顆瓜皮凹凸不平,栩栩如生的連蒂苦瓜造型。
可這麼一件價值連城的寶貝,怎麼會如此輕易地拿出來示人?是店家看走了眼,還是另有深意?
想到這,李信便對那人說道:“這些就是徐先生為我們推薦的賀禮嗎?”
“是的,先生。這三件就是本店根據兩位的需求篩選出來最適合作為賀禮的珍品。”
見那人並沒有繼續再說下去的意思,李信便忍不住問道““徐先生不打算給我們介紹一下這三件珍品嗎?”
“很抱歉,先生。我們從不會向客人介紹將要出售的珍品,以免影響客人的購物體驗,這是本店的頭號規定。”
聽他這麼一說,李信才點了點頭,其實相對於其他行當,古玩行的買賣物件本身只佔了交易的六成,剩下的四成則靠的是物件背後的故事,甚至行內流傳著“東西能不能賣上價,全看賣家會不會編故事。”這麼一句話,雖然直白了一些,但也形象地說出了這個行當的現狀。
而這家店的老闆竟然反其道而行之,看來是對自家的東西很有自信吶!
想到這,李信便轉過頭來對陸穎心說道:“你覺得呢?”
“我覺得吧,純金壽桃太過俗氣,而那個玉雕又不夠大氣,若是非要從這三個之中選一個的話,我覺得還是選夜明珠比較好!”
李信聽了點了點頭,“嗯,有點道理。那麼就麻煩徐先生把那件玉雕給我包起來吧!”
“嚇?”此話一出,那個徐先生竟一時間沒跟上李信的思路,當場愣住了。
而陸穎心則有些生氣地說道:“你都選好了,還問我幹嘛?”
“我說小姐,我可從來都沒說過你選哪個就買那個呀!對不對?”李信表面上一臉無辜,但心裡卻稍微鬆了口氣。
因為不管這是不是店家精心安排的一道測試,至少從陸穎心的反應來看,她應該都是個不知情的局外人。否則的話,她就一定會想方設法地讓自己去選那件玉雕才對。
對面的徐先生自然猜不到李信的用意,愣了好半晌才回過神來確認道:“不好意思先生,我剛剛沒聽清楚,您確定是要那件玉雕?”
“當然!開個價吧!”
話音未落,就見那徐先生拍了拍手,緊接著就有服務生端來了文房四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