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嶽問這話其實不是在問中年男人,而是在透過男人問老人自己。
畢竟這一切都是她的夢境,中年男人的回答,也一定是她的心聲。
...
男人沉默了很久,頓了好一會才開口道:
“娘她一點也不好,娘老了只會給我們添麻煩,什麼也做不了。”
“娘活著只會給家裡人拖後腿,除了洗洗碗掃掃地外,她一無是處。”
“不,不對。”
“洗碗她也做不好,她老了,手抖,洗碗會打碎,掃地也掃不乾淨。”
“她眼睛也不好,就連給孩子納的鞋墊也做的七扭八歪,看不清東西也聽不清,會把家裡弄得一團糟。”
“她如果不曾老去就好了,這樣我還是她的肉圓兒,這樣我就不會煩她,打她罵她。”
“她哪裡都不好。”
“她如果死了就好了...”
顧嶽有些愣神,這就是這位老人的心聲麼...
‘如果死了就好了’僅僅是死這麼簡單的話,那遊戲讓自己來這個世界又是為了什麼呢?
顧嶽皺起了眉頭,回憶起遊戲提示。
【太陽落山時,長者垂暮已】
【日出又日落,萬般不由人】
【人生短短一世,不過鏡花水月一場夢,順應自然罷】
提示的前幾句話都在遊戲裡找得到對映,除了最後一句‘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顧嶽呢喃著這幾個字,是指順應自然的死去麼?
這樣的社會風氣註定了老人逃不出墓穴,就算逃了出去,社會也沒有她們的容身之所。
也許死在墓穴裡,才是最順應自然的結果。
而且所有提示連在一起看,就像是對將死之人的勸慰...
勸慰她們人生終有死,勸慰她們太陽落山不由人,去勸慰她們順應自然。
顧嶽突然意識到了什麼,微微瞪大了眼睛。
老人和玩家的意識是一體的!
那玩家看到的東西,老人是不是也能看得到?
這些提示有沒有可能,不僅僅是給玩家看的?!
指引玩家找尋真相的同時,也是在對這些臨死的老人,進行心理上的輔導勸慰?
遵循自然的死去,人終有這一天的...
這點和老人說‘她如果死了就好了’也能對的上,老人也是想死的。
但夢境中出現的紙人,也在預示著老人對死亡本能的恐懼。
想死又怕死。
顧嶽覺得自己抓住了關鍵點,玩家們的任務,有沒有可能就是讓這群老人坦然的接受死亡?
消除她們對死亡的恐懼。
告訴她們人生不過短短鏡花水月一場夢,讓她們接受日出日落的自然更替,接受順其自然的死去...
顧嶽越想越覺得有可能,畢竟遊戲提示的語境,通篇都是對將死之人的嘆息和安慰。
畢竟這群老人的死,是這個時代不可逆轉的結局。
畢竟有的老人...早已心存死志。